
此器为商双系带銎青铜钺,1989年出土于江西新干大洋洲,通长14.2厘米,刃宽8.7厘米,肩厚0.5厘米,重205克。其上为扁圆管状銎,延至体上部,口周沿加厚。体扁近长方,两侧渐外张,下弧刃最宽,若折肩小铲。侧上左右各突出一耳,耳中镂空作系。体大部装饰云纹图案,下方省体兽面,有目、鼻和角,上方兽面简略,目可辨,以銎代鼻。銎管两面饰蕉叶形纹,内有卷云纹,中轴为鱼形几何纹。器表乌黑光亮,刃锐如故。这种直銎钺极为少见,形体很小,纹饰精美,用作礼器。
钺最初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石斧,晚期演变为石钺、玉钺,商周有了青铜钺。商代流行大型的方内青铜钺,它已不适用实战,主要作为仪仗之器,为军事统:巾的象征物,带有王权意义,主征伐和刑斩。 商代大型青铜钺通长约在30厘米以上,现存者屈指可数。新干大洋洲一次出土大小青铜钺6件,大型者有2件。
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