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勾函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双勾函数在高中数学中函数f(x)=ax+b/x(a,b)〉0)经常会遇到,因为利用它可以考查不等式、最值、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值域等问题.由于它的图象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形状大致象两个关于原点对称的’双勾”,所以往往被人们亲切的称为“双勾”函数。

表达式:y=x+p/x

当函数表达式为y=qx+p/x,我们可以提取出 q ,使它成为y=q(x+ p/q/x),这样依旧可以由性质上去观察函数。

性质:当p>0时,它的图象是分布在一、三象限的两条抛物线,都不能与X轴、Y轴相交,为奇函数。

对于第一象限的情况:以(√p,2√p)为顶点,在(0,√p]上是减函数,在[√p,+∞)上是增函数,开口向上;

第三象限内以(-√p,-2√p)为顶点,在(-∞,-√p],是增函数,在[-√p,0)是减函数,开口向下。

其中顶点的纵坐标是由对函数使用均值不等式后得到的。

值得注意的是:

在第一象限的图像,当x越小,即越接近于0时,

图像左侧就越趋向Y轴+∞,但不相交;

当x越大,即越趋向+∞时,

图像右侧就越接近直线y=x正半支,但不相交。

同理:

在第三象限的图像,当x越大,即越接近于0时,

图像右侧就越趋向Y轴-∞,但不相交;

当x越小,即越趋向-∞时,

图像左侧就越接近直线y=x负半支,但不相交。

即渐近线有Y轴,和直线y=x。

顶点:第一象限:(√p,2√p)

第三象限:(-√p,-2√p)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