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毖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惩毖录》(朝鲜语:징비록),朝鲜半岛史书,由朝鲜王朝官员柳成龙(유성룡)用汉语文言文写成,内容是专门记述朝鲜壬辰卫国战争,并检讨朝鲜在战事中所得的教训。柳成龙本人曾参与该次战事,在《惩毖录》中忆述了当时的经历,又收录了一批战时的文书档案,因而该书是有关朝鲜壬辰卫国战争及中朝日关系史的重要参考典籍。

《惩毖录》的成书

有关作者柳成龙

《惩毖录》的作者柳成龙(1542年-1607年),在朝鲜壬辰卫国战争爆发前后,曾历任工曹佐郎、礼曹判书、吏曹判书、副提学、大司宪、右议政、左议政等文职。有《惩毖录》、《西厓集》、《慎终录》等著作。

《惩毖录》一书是柳成龙在家乡(位于庆尚北道安东市)的玉渊精舍写成的。朝鲜壬辰卫国战争平定后,柳成龙在这里回顾构想,并执笔写了《惩毖录》,记述该次战争对国家的侵害与得失。

编撰目的《惩毖录》具有以史为鉴的目的。据柳成龙在《惩毖录·序》中说,战争期间,朝鲜陷于“三都失守,八方瓦解”的艰危状态,而他反思自己当时却“无似受国重任,于流离板荡之际,危不持,颠不扶,罪死无赦”,自愧在保家卫国方面贡献不多。于是便著书记下这个惨痛教训,“忧悸稍定,每念前日事,未尝不惶愧靡容,乃于闲中粗述其耳目所逮者”,将战争前后经过及各种文书记述下来,希望自己的著作能像《诗经》里“予其惩而毖后患”的精神一样,让后世不要重蹈他们一辈人的覆辙。

内容

据朝鲜宣祖年间的刻本,《惩毖录》有十六卷,另有《附乱后杂录》一卷,篇幅如下:

• 第一至二卷:以编年体方式,记敍自万历丙戌(1586年)至戊戌(1598年)间中朝对日本的战事;

• 第三至五卷:为《芹曝集》

• 第六至十四卷:为《辰巳录》,收录作者在战时向朝廷的状启文书;

• 第十五至十六卷:为《军门誊录》,为作者自万历乙未(1595年)至戊戌(1598年)期间与战事有关的文书;

• 《乱后杂记》一卷:记述战争期间的事情。

• ※另外,日本元禄八年(1695年)的《惩毖录》刻本,则为四卷本。

史料价值

• 日本江户时代学者贝原笃信(贝原益轩)认为,《惩毖录》毫无疑问是有关朝鲜壬辰卫国战争朝鲜方面的“的据”:“柳相国之作《惩毖录》也,是观前车而戒后车之意也,此书记事简要,为辞质直,非世之著书者,夸多闘靡之比。谈朝鲜战伐之事者,可以是为的据。”

• 清末民初的学者杨守敬,指出《惩毖录》是翔实的史料,并且已成为其他有关著作的重要依据:“故日本人所为《征韩伟略》大半以此书为蓝本,知其实录为多,不尽出事后掩饰者矣。”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