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元仿刘松年商山四皓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元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简介】
佚名,绢本,设色,纵:155.3cm,横:77.2cm。
此图画汉初「商山四皓」故事中使臣迎请四皓一节。画面左下角有一队人马,为首者正与童子对话。山间小路崎岖,云雾缭绕,溪水潺潺。画幅偏右画有数人:二老者对弈,一老者拄杖观棋,二童子左右陪侍,上方一老者正拄杖下行,身后一童子捧果盘相随。山势高耸,乔松挺秀,烘托出一派幽静清逸之气,将四皓闲适的生活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
本幅无作者名款,画面上方有挖补之痕,其真正的作者已难考究。旧题为南宋刘松年的作品,然其画法风格实近元代盛懋一派。本幅钤有残印一角,印文不辨
商山四皓,指的是秦末汉初(公元前200年左右)的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四位著名学者。他们不愿意当官,长期隐藏在商山,出山时都80有余,眉皓发白,故被称为“商山四皓”。刘邦久闻四皓的大名,曾请他们出山为官,而被拒绝。刘邦登基后,立长子刘盈为太子,封次子如意为赵王。后来,见刘盈天生懦弱,才华平庸,而次子如意却聪明过人,才学出众,有意废刘盈而立如意。刘盈的母亲吕后闻听,非常着急,便遵照开国大臣张良的主意,聘请商山四皓。有一天,刘邦与太子一起饮宴,他见太子背后有四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问后才知是商山四皓。四皓上前谢罪道:“我们听说太子是个仁人志士,又有孝心,礼贤下士,我们就一齐来作太子的宾客。刘邦知道大家很同情太子,又见太子有四位大贤辅佐,消除了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的念头。刘盈后来继位,为惠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