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生海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风生海流即“风海流”,是由风作用于海面而产生的切应力所引起的较长时间的海水流动。早于1902年南森研究了在北冰洋调查所得的风和冰的漂流资料后,发现冰的漂流与风向不一致,一般偏向风方向右方20°~40°,他认为这是由于受地转的影响所致。现已证明,海表面风生海流的速度与风应力成比例。在北半球表面风生海流偏向风方向右方45°;在南半球偏向风方向左方45°。同时,它随深度的增大,偏角也加大,流速则随之减小,当至某一深处时,其流向与表面流向相反,此深度叫“摩擦深度”。在这个深度处,风生海流的速度只有表面流速的4%左右,风生海流从深海大洋运行至浅海近岸时,可产生增水和减水现象,不仅改变了海水的密度分布,同时也改变了海水的压力分布,从而又导致海水产生新的运动。因此,风生海流的研究具有很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