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鬲拼音: gé,lì, 笔划: 10

部首: 鬲 五笔输入法: gkmh

基本解释:

--------------------------------------------------------------------------------

〔鬲津河〕古水名,即今漳卫新河,是中国河北、山东两省的界河。

笔画数:10;

部首:鬲;

笔顺编号:1251254312

详细解释:

--------------------------------------------------------------------------------

【名】

古国名。鬲国〖Gestate〗,相传为夏方国。西汉在其地设鬲县。如:鬲氏(古国名。即鬲国)

通“膈”。横隔膜〖diaphragm〗

食饮不下,鬲塞不通。——《素问·风论篇》

又如:针鬲(用针刺横膈膜);鬲要(膈腰。指心胸);鬲肝(膈和肝)

通“槅”。大车轭〖yoke〗

鬲长六尺。——《周礼·考工记》。孙诒让正义:“鬲,即槅之借字。”

县名〖Gecounty〗。汉置。在今山东省德州市东南

〖鬲津〗水名〖GeRiver〗。发源于河北,流入山东

【动】

通“隔”。阻隔〖separate〗

鬲闭门户,毋得擅上。——《汉书·五行志中》

别异蛮夷,鬲绝器物。——《汉书·南越王赵佗传》

又如:鬲闭(隔离闭塞);鬲咽(因消化器官阻塞而下咽困难);鬲塞(阻塞);鬲蔽(阻隔);鬲绝(隔断);鬲子(格子)

另见lì

【名】

(象形。金文字形,象饮食器具形。本义:古代炊器。用于烧煮或烹炒的锅,特指类似于鼎状的炊具)同本义〖tripod〗

鬲(读历),古为煮饭之器即锅。钟鼎文有“臣十家鬲百人”,鬲义同庶,为家中烧锅煮饭的奴仆。(摘自黄现璠撰《我国民族历史没有奴隶社会之探讨》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2月、3月第二、三期连载)

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谓鬲也。——宋·沈括《梦溪笔谈》

西周红陶鬲图片1

西周红桃鬲图片2

又如:鬲如(形状突起高绝如鬲鼎的样子)

古代煮饭用的炊器。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

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商代前期的鬲多无耳,后期口沿上一般两个直耳。西周前期的鬲多为高领,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数为折沿折足弧裆,无耳;有的在腹部饰以觚棱。

西周时还有方鬲,体为长方形,下部有门可以开合,由门内放入木炭。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门前还表现出刖刑奴隶守门的形象。

另见gé

相关词语:

--------------------------------------------------------------------------------

重鬲 有鬲 翼鬲 胸鬲 瓦鬲 铛鬲 鼎鬲 鬲子 否鬲 鬲要 鬲氏 鬲咽 鬲山 鬲指声 鬲塞 釜鬲

鬲肝 鬲昆 鬲闭 鬲如 鬲津 鬲绝 鬲并 肝鬲 关鬲 鬲蔽 灰鬲 毁鬲 焦鬲 胶鬲之困 襟鬲 痞鬲

平鬲 气鬲病 人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