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玩具市场上,首屈一指的就算是“椰菜娃娃”。就是这个身长40厘业的“椰菜娃娃”,使得人们在圣诞节前后,冒着寒气逼人的北风,在玩具店前排起长龙,竞相“领养”。
原来,这是奥尔康公司的总经理罗勃所创造的一个别出心裁的推销术。
几年前,一场“家庭危机”的潮流扫荡了美国社会,破碎的家庭愈来愈多,父母离异给儿童造成了心灵创伤,也使得不能抚养子女的一方失去了感情的寄托。为了弥补这方面的感情空白,罗勃决定开发“椰菜娃娃”,要让这种娃娃成为人们心目中真正的婴儿。
他根据欧美玩具市场正由“电子型”、“智力性”转向“温柔性”的趋势,采用先进的电脑技术,设计出了千人千面的“椰菜娃娃”。这些娃娃具有不同的发型、发色、容貌、服饰,千姿百态,可供人们任意“领养”。
为了让“椰菜娃娃”达到更逼真的境界,奥尔康公司每生产一个娃娃,都要在娃娃身上附有出生证、姓名、脚印,臂部还盖有“接生人员”的印章。在顾客“领养”时,要庄严地签署领养证,以确立“养子与养父母”的关系。
饶有兴趣的“领养”首战告捷之后,罗勃对“椰菜娃娃”采取全速前进的市场策略。一方面公司不惜巨款在电视上广泛宣传,在每周六早上儿童最受欢迎的卡通片时间里密集播映,使儿童对“椰菜娃娃”产生了特别的感情。另一方面,罗勃亲自出征,周游各地,在各大城市,亲自或派代表主持儿童博物馆举行的“集体领养椰菜娃娃”的仪式。每举行一次“领养”仪式,都会在举办城市掀起一场领养“椰菜娃娃”的热潮。有的妇女竟然一个人“领养”了近百个“椰菜娃娃”。
为了能够长久地保持这8种“领养”的狂热,罗勃继续千方百计地了解顾客的心理需求,根据顾客情感上的需要,他又作出了一系列创造性的决定。
首先,公司在美国各地开设了“娃娃总医院”,由公司的职员装扮成医生或护士。“椰菜娃娃”问世以后,放在摇篮里等待“收养”,造成了一种娃娃真正有生命的感觉。好奇的人们川流不息地跨入“医院”的门槛,一睹“领养”风采。“椰菜娃娃”被领养后,公司还建立了生日档案,每当娃娃的生日时,娃娃的“领养父母”或“养护人”都会收到一份公司寄来的生日贺卡,以进一步联络公司与顾客的感情。
绝妙的是奥尔康公司还销售与“椰菜娃娃”相关的商品,例如:娃娃用的床单、尿布、推车、背包和各种玩具。既然顾客“领养”娃娃时,把它做为真正的婴儿和感情上的寄托,当然要购买娃娃必不可少的用品。
从这些独特的创新中,奥尔康公司赚取了高额利润,仅在1984年一年中,销售额就超过10亿美元。
为了让“椰菜娃娃”立于不败之地,罗勃又略施小计,控制“椰菜娃娃”的产量,人为地造成供不应求的现象。有时顾客为了能“领养”到“椰菜娃娃”不惜贿赂售货员,这种抢购风也使得“椰菜娃娃”的身价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