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可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钟可仙

钟可仙(1909—1983),畲族。原籍青田,为生活所迫,背井离乡,20岁时搬迁至金钟乡黄渡山,为地主看守山林,搭寮垦荒,以杂粮糊口,养成勤劳耐苦、勇敢机灵的性格。

解放后,钟可仙多次放弃脱产工作的机会,回农村组织农会、民兵队,投身土改、围剿、反霸和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生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平凡的工作和生产活动中,率先垂范,吃苦在前。为改变当地水稻品种老化,粮食产量低下的局面,1958年起,不顾个人利益,连续六年承担122个品种对比试验,选优推广,为农业增产作出积极贡献。

钟可仙平时关心群众疾苦,把村里的畲汉孤寡老人看成亲人,不仅经常助以粮食、柴草,扶以西药、衣着,且三次把自家老人寿器让给先去世的五保老人,其高风亮节,受到畲汉两族村民的称颂和组织信任,连任党支部书记30年。工作中,公私分明,廉洁自律,农民尊称“清白书记”。

1960年,钟可仙应邀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观光团,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积极推行农业体制改革,拥护党的基本路线。1983年病逝。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