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弦操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独弦操》创作1932年月1月,当时是“九.一八”事变以后不久,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刘天华先生对祖国的前途忧心忡忡,为此写下了这首乐曲,并命名为《忧心曲》。因为均用内弦演奏而定名为《独弦操》,这一奏法进一步丰富了二胡的演奏技法。

乐曲由三个乐段和尾声组成。第一乐段:速度较慢,旋律连贯、内在,张力很大,表现了作者面对着破碎的祖国山河,表情庄严,内心非常沉重。第二乐段:从第十六小节第四拍弱起,速度转为行板,情绪较为激昂,表现出奋起的愿望,斗争的信念非常坚定。第三乐段:从第三十二小节第二拍的后半拍弱起,慢起渐快至小快板,音乐较为轻快,表现了作者意识中闪现出的短暂乐观情绪,但最后仍被不可摆脱的忧愁和烦闷所笼罩。尾声;从五十一小节开始,情绪由烦躁逐渐趋向空虚,表现了作者面对不可解决的矛盾而深感补天无力,产生了空虚之感。最后音乐渐慢、渐弱,音色越来越飘渺,感觉越来越遥远,在“此时无声胜有声”中结束全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