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一种强调美在线条、形体、色彩、声音、文字等组合关系中或艺术作品结构中的美学观。与美学中强调在于模仿或逼真再现自然物体之形态的自然主义相对立。
历史发展及其影响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试图在几何关系中寻找美。18世纪英国艺术理论家荷迦兹提出美是由形式的变化和数量的多少等因素相互制约的产生的。启蒙运动时期德国艺术家文客尔曼声称真正的美都是几何学的。 康德则指出“在所有美的艺术中,最本质的东西无疑是形式。”康德强调的形式美使人们认识到过分强调模仿和再现会将注意力引向艺术品再现的事物而非艺术品本身,这样一来艺术品将失去它本身的价值。随后奥地利音乐理论家汉斯利克提出“音乐就是声响运动的形式”。这一见解曾经轰动一时,从而把这种形式主义思潮推向极端。20世纪以来,倍尔认为再现性内容不仅无助于美的形式,而且会损害它。由线条、色彩或体块等要素组成的关系自有一种独体的意味,只有这样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才能产生出审美感情。
现代美学流派与形式主义东欧美学史家塔塔基耶韦兹认为现代抽象画家们实质上是在坚持一种新型的形式主义。现代抽象派画家蒙德里安指出抽象艺术的形式就是通过将宇宙关系重新构造呈现“普遍性要素”。俄国画家康定斯基把这些“普遍性要素”称为抽象形式的内容,它主要是指抽象的点、线、面等形式要素本身的种种本性。形式主义美学一直是西方美术史上的主要思潮之一是现代美学流派的先导。
极端形式主义这种形式主义认为:形式是艺术中唯一重要的东西,内容则无关紧要。按照这一原则,法国诗人马拉美写出了所谓具有音乐效果的诗,在诗中,语言文字仅被当作声音符号,根本无视其所包含的内容和含义。而文学领域中轻内容重形式的极端形式主义思潮是有害的,它使艺术品脱离生活,形式怪诞离奇,引导艺术家离开现实,走向“为艺术而艺术”。这与那种主张对艺术作品形式进行严肃的科学研究倾向是完全不同的。
代表思想家【贝尔 Clive Bell, 1881-1964】
强调有意味的形式
贝尔极力攻击再现性 写实性绘画 并将原始艺术列为最优秀的艺术 因为原始艺术不带叙述性质 从中看不到精确的再现 只有【有意味的形式】
【弗莱 Roger Fry, 1860-1934】
人具有过双重生活的可能性 一种是现实生活 一种是想像生活 想像生活不导致有用的行动 但能导致审美观照 审美情感是一种关于形式的情感 他十分强调构图 称赞后印象派是对形式观念构图的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