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燮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余燮阳(1887─1943) 字哲徽,四川内江市东兴区人。著名书法家。燮阳少时,受县中书法名家肖玉林先生指导,以书法为日课,坚持不懈,锐意进取,不苟求工,打下了坚实基础。及长,就读于成都尊经学院,院长霍庄寿见燮阳之文卷,行正字匀,笔力道劲,赞曰:“此途可图也。”特推荐于门下弟子、时任军机大臣荣禄处作章京(书吏),由此得识京中书法巨擘翁公 、姚茫父等人,深解“台阁”体之气质风度。

民国初年,在任职重庆法院庭长期间,因军阀扰政乱法,借故改作律师,后又觉律师难当,卸牌专事书法,成为职业书法家。以其字苍劲而华贵,榜书扇面皆精,求书者众,名噪山城。

1935年回内江,书名仍扬全川。1942年哲学家王恩泽来内讲学,常与燮阳谈书研诗。对书学艺术,燮阳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说:(书)“艺术只可神会,得心自然应手”;“临帖只是练功,真正写字是字从心来。有如是心,则有如是品,字见人品也。”其手书资中文庙“大成殿”匾额和内江东兴镇挂榜山岩刻“挹秀江濑”榜书迄今犹为人称道。民国时期,他与公孙长子、陈鸣鸾、梅鹤年为世人称为内江四大书家。其子余农治得其真传,亦成为内江当代书法名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