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涔,电机工程学学者,主要研究半导体领域,为台湾地区早期研究非晶矽的学者,并为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学会会士(IEEE Fellow),在该领域有一定声望。后来应台湾地区“国家科学委员会主委”陈履安等人的邀请转入气功、特异功能方面的研究,而使其学术地位充满争议性。
李嗣涔为台湾大学电机系、电子所固态组、电机所医工组教授,并担任几个社团的指导教授,先后有台大星舰学院、台大特异功能社。在台大校务行政方面,其于1996年到2002年间担任“国立”台湾大学教务长,2005年通过台湾地区“教育部”遴选,担任“国立”台湾大学校长。
经历
1974年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台大)电机系学士班,并于1977年及1980年于美国史丹福大学电机系分别取得硕士及博士学位,主要研究 GaAs/AlGaAs异质接面元件的研究。 1980年到1982年间于Energy Conversion Devices Inc. 工作,从事非晶矽太阳电池的开发,李嗣涔先生于1982年返台,于台大电机系担任副教授。
专长领域
三五族化合物半导体AlGaAs/InGaAs/GaAs/InAs材料生长及元件制作
非晶矽氢薄膜电晶体及类神经网路侦测器
奈米矽线场效电晶体
周期金属孔洞电浆子热辐射源 (可发出中心波长位于极低频区且频宽极窄的单频光光源,如红外光发射器)
非晶矽及多晶矽太阳能电池
量子点量子环光侦测器
气功及人体潜能(特异功能)
半导体方面的研究
1. 探讨非晶矽氢(氘)及氮(氧)化矽之材料,pin太阳电池、X-光侦测器、类神经网路侦测器及多晶矽薄膜电晶体(thin film transistor)之特性,发展准分子雷射退火技术及金属快速诱导多晶矽的制程,提供液晶显示器(LCD)及有机发光二极体(OLED)更好的驱动电晶体及电路。
2. 研制Si/Ge, Si, Ge, GaAs奈米粒子及制作Si/Ge量子点红外线侦测器。
3. 研制矽奈米线场效电晶体。
4. 研究InAs/(Al)GaAs量子点及量子环红外线侦测器,具有接近室温操作的特性。
5. 量子点侦测器,可以操作在接近室温的红外线(2~30μm)侦测特性。
6. 量子环侦测器,具有可以提供THz (~300μm)侦测波段的特性。
7. 电浆子热辐射光源研制红外线光激二极体、雷射。
相关论文
发表著作
相关出刊书籍
书籍:《半导体元件物理》(ISBN 9571422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