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塑《天鹅》
通高40.7厘米,宽35厘米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赠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
礼品由美国新泽西州以E.M.波姆命名的陶瓷艺术中心烧制。该中心的创始人爱德华·马歇尔·波姆(1913~1969年),是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和陶瓷雕塑大师,毕生踏遍欧美许多著名山林,悉心观察鸟类栖息动态和习性,创作了大量禽鸟题材的作品。
瓷塑《天鹅》是波姆晚年杰作。他成功地将天鹅繁衍、哺育和爱抚后代的神态形姿,塑造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作品中,大小天鹅、花木草虫无不细腻逼真,盎然成趣,呈现出安谧、和平的优美意境,堪称塑、雕、色完美结合的艺术佳作。但艺术家未能见到作品的最后完成而辞世,与他志趣相投的11名艺术家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波姆的遗作。美国艺术家共烧制两件瓷塑《天鹅》,其创作动机是借表现艺术和自然之美,表达对人类和平的祈望。1971年5月,第一件作品在华盛顿隆重揭幕,因工艺卓绝而誉满美国,并开始在世界各地巡展。不久,第二件作品在波姆中心诞生。1972年2月,这件“和平之鸟”作为尼克松总统访华的国事礼物,赠送毛泽东主席。当时,周恩来总理代表毛泽东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北京厅接受礼物,尼克松总统亲自向周总理介绍瓷塑《天鹅》的制作过程、波姆的生平以及礼品所蕴含的友情,引起全场热烈的掌声。
“天鹅”飞过太平洋,从波托马克河畔来到中南海,见证了一段震惊世界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长期对中国实行封锁、孤立、遏制和敌视的政策。1969年尼克松当选总统后,开始把改善中美关系作为外交目标之一。同时,中国也希望中美之间的和解,有助于台湾问题的逐步解决和进一步排除美国为阻挠中国参与国际事物而设置的障碍。
196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检阅红卫兵时,同美国著名记者、《西行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交谈,说他寄希望于美国人民,也要与美国的当权派会谈。1970年12月,毛泽东再次会见斯诺,请他转告华盛顿,欢迎尼克松访华。国际新闻媒体以其特有的敏感,意识到这次谈话对历史转折会产生伟大的影响。
接着,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决策,指示有关方面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乒乓外交”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震动了美国,轰动了世界。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打破了中美长期隔绝的局面,为尼克松访问中国做了重要的准备。
1972年2月21日下午2点40分,一次令全世界瞩目的会晤在中南海一间堆满书籍的书房里进行。毛泽东微笑着伸出手去,欢迎尼克松。两人都笑了,握手的时间大大超过了礼节性握手的时间。两位领导人的会晤,本来预定15分钟,却延续了一个多小时。毛泽东也送给尼克松几件礼物。他挥毫泼墨,写下几个条幅:“老头坐凳”,“嫦娥奔月”,“走马观花”,其中深意令人难解。
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职后,毛泽东几次邀请他再次访华。1975年12月,毛泽东在会见尼克松的女儿朱莉和女婿戴维(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之子)时,对朱莉说:“马上给你爸爸写信,说我想念他。我这句话可以登报。”
1976年2月,几乎与4年前同一时间,尼克松夫妇再次来华,毛泽东仍然按总统规格会见了他,并不顾重病,与之长谈。半年后,毛泽东去世,尼克松为之洒泪,并于当天发表声明说:1972年在北京会见时,我们两个作为代表完全不同的哲学和观点的领导人都认识到,中美友谊已成为对我们两国利益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了。毛泽东对世界形势的客观现实也有深刻的了解。中美两国自那时所建立的新关系应当归功于他的这种高瞻远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