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沙建镇许田村,九龙江支流的汰溪下游,距漳州市区34公里。这里两山夹峙,溪流弯曲成潭,北岸峭壁林立,岩壁上散布着几组古怪苍老、似字又有别于传统观念上的文字,似话又过于抽象变形的文化符号,由于年代久远,深奥难懂,讹传为神仙所书,故名“仙字潭”。
仙字潭摩崖石刻共有6处,自东往西长30多米。除一处汉字“营头至九龙山南安县界”外,其他5处共36个符号,最大的长0.74米、宽0.35米,最小的长0.13米、宽0.1米。既象图画,又象文字,有的如王者坐地,有的仿武士争斗,有的若舞女蹁跹,有的如兽面狰狞,有的象俘虏被执,有的似人首落地,千奇百怪,其意难以索解。
据初步考证,对这些摩崖石刻有不同解释,一种意见认为,是类似甲骨文或商周青铜器铭文,并试释读其中一些文字;另一种意见认为,是古代土著民族活动的记事岩画,内容大致为描写部落酋长庆功宴乐的场面,记录战绩,以示武勇。这些石刻究竟属于那个民族的文化遗存也有争论。一种认为是古代“七闽”部落的遗迹,一种认为是古代番族、吴族、越族之间一次战争的记功石刻,一种认为是畲族先民遗下的文字。这些石刻吸引了古今许多名人学者。《漳州府志》载,唐朝就有人持其拓本到洛阳求教于韩愈。此外,华安境内还散布着蛇形、动物、蹄印、星宿等多种岩画。
仙字潭摩崖石刻是福建省首批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也是旅游胜地,河道曲折,云雾缭绕,草木苍郁,潭水清澈可鉴,卵石游鱼历历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