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新萍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女,现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1]社会工作系主任,硕士生导师。1988年至199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攻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及硕士研究生,并分别于1992年和1995年获得法学学士和经济学硕士学位。1997年至200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攻读博士研究生,获社会学博士学位。2002年至2005年,在职攻读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硕士课程,并获得社会工作(MA)硕士学位。1995年起就职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一直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兴趣:

社会工作、非政府组织与社会发展、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等。

承担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教学方面:主要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社会工作导论》、《群体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研究》、《组织行为学》、《非营利组织管理》等课程。

科研方面:

承担课题情况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会转型时期的民间组织研究》(在研);

(2)主持米苏尔基金会《外来劳工直接服务与政策倡导实习教育基地研究》(在研);

(3)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在就业谋职过程中的作用比较》(2004年完成)。

论文及著作出版

(1)“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与社会工作”,《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工作——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01年会论文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

(2)“转型时期的非营利组织与社会工作”,获得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中国社团研究会“中国社团研究优秀论文“奖, 2003年9月。

(3)“养老院老人的需求与养老机构的专业化——对北京市某养老机构的个案研究”,《人口与经济》,2004年1月。

(4)“养老模式的新趋势——香港安老服务的经验与启示”,《中国老龄》,2005年第3期。

(5)“从知识方法的多元性看社会工作研究的多元化”,《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

(6)“院舍照顾还是社区照顾——对中国养老模式的可能取向探讨”,《人口与经济》,2005年6月。

(7)《社会学导论》副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

(8)《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现状与趋势》主要作者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9)《小组工作》主编及主要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