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耐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孔耐蜥(学名Kuehneosaurus)又名滑翔蜥、孔耐龙、库恩奥龙,是种晚三叠纪的爬虫类,发现于英国。孔耐蜥大约72公分长,拥有从身体突出14.3公分长的肋骨 ,之间有皮膜连接,可能是用来在树间滑翔,就像现代的飞蜥。孔耐蜥属于孔耐蜥科,是一个滑翔爬行动物,属于鳞龙形下纲,该下纲也包含了现代蜥蜴与喙头蜥。Kuehneosuchus是其近亲,两者可能是同一物种,或是两性异形。

气动力学研究指出孔耐蜥可能不是滑翔者,而是利用肋骨与皮膜在树间降落。在2008年的研究指出当孔耐蜥以45度降落时,时速可达每秒10到12公尺。飞行时的俯仰动作可由舌骨上的皮瓣来控制,如同现代的飞蜥。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

蜥形纲Sauropsida

亚纲:

双孔亚纲Diapsida

下纲:

鳞龙形下纲 Lepidosauromorpha

目:

始蜥目 Eolacertilia

科:

孔耐蜥科Kuehneosauridae

属:

孔耐蜥属Kuehneosaurus

Robinson, 1962

种:宽孔耐蜥K. latusRobinson, 1962 (模式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