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朝文献皇后独孤氏,名伽罗(公元543——602年),云中(今大同)汉化鲜卑人,北周大司马独孤信之七女。独孤信为网罗杨坚为党羽,故将伽罗女许配为婚,时年十四。后来,在周隋交替之际,独孤伽罗纵横政坛,全力出击,为丈夫,也为自己赢得了一个王朝,隋文帝即位之后,作为政治搭档,和隋文帝并称二圣。对隋朝开皇年间的政治影响无论正面和负面都很明显。
代北最大的闺阀独孤伽罗出身于北周最高等级的贵族,八柱国世家,他的父亲是北周大司马独孤信,是朝中最大派系贺拔岳、贺拔胜
派系的第二代首领,当初贺拔岳被高欢派来的刺客侯莫陈悦暗杀,贺拔胜和独孤信在外地,部将宇文泰杀侯莫陈悦,代统全军,后来贺拔胜回来,以宇文泰替兄报仇,遂奉之为主,宇文泰以其实力雄厚,待以宾客之礼。后来宇文泰借着这支军队终成霸业,后来贺拔胜病死,所有的关系都转到他的忠实部下独孤信手上,后来执政的宇文护对独孤家的势力强大坐卧不安,终于逼死了独孤信。独孤信育有七女,长女嫁与北周明帝作皇后,四女儿嫁与同为八柱国之一的大野虎的儿子李昞,生下了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七女儿便是独孤伽罗,嫁给了当时叫普六如坚,后来的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这就是独孤家族在北周、隋朝、唐朝三代为后的历史。是当时北方最大的一个门阀家族。当时的普六如坚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人物,他的家族和独孤家族一样出身于胡汉合一的代北世家,他父亲普六如忠(杨忠)是北周的12大将军之一,只是比八柱国家低一个等级。杨坚生就一副与众不同的身材,上身长下身短,比例严重失调,简直是人间怪物,宇文泰就调笑过:“此儿风骨,不似世间人。”因为长的丑,杨坚从小就讨厌别人说笑,经常板着脸,别人也觉得他不好相处,所以朋友很少,因此,杨坚虽然受到先辈荫庇而少年出仕,但却不怎么得志,要不是北周上层贵族的圈子非常窄小,他有幸娶了独孤家的七小姐,他这辈子恐怕就默默无闻的过去了。
557年,14岁的独孤伽罗嫁给了17岁的杨坚,在婚礼之夜,聪明的独孤小姐当场逼着杨坚发下重誓,这辈子绝不纳妾,不碰别的女人。迫于独孤家的权势,普六如坚无奈之下只好答应,独孤伽罗赢得了她人生的第一个胜利。
改朝换代的主谋二十年过去了,普六如坚凭着出身的高贵和妻子娘家势力的庇荫,波澜不惊的完成了一系列跑龙套的角色,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渐渐爬到朝中重臣的地位。578年,英明神武的北周武帝宇文邕,在消灭最大的敌国北齐后不幸英年早逝,他那不争气的儿子周宣帝宇文赟即位,独孤伽罗的长女杨丽华早就坐了太子妃,这时顺利成章的成为皇后,普六如坚成了国丈,官拜大司马,爵为上柱国。然而这时却爆发了一场最大的危机。宇文赟帝座刚刚坐稳,马上就诛杀了他的叔父、功高德茂的名将齐王宇文宪。大象二年(公元580),宇文赟与杨丽华夫妻之间发生小争执。宇文赟希望杨后向其认错服软,而杨丽华“进止详闲,辞色不挠”。周宣帝大怒,“遂赐后死,逼令引诀”。此虽为夫妻之间的小事,然而,一旦真的成为事实,则杨氏不仅富贵堪忧,甚至满门性命难保。独孤伽罗得知消息,亲自入宫,跪在殿前请罪,叩头流血。独孤氏的苦苦哀求,终于使周宣帝收回成命,在保住了杨皇后的同时,也保住了杨氏一门的身家性命与富贵荣华。危机没有完全解除,宣帝后多次对皇后示威:“你若惹火了我,必定诛杀你全家!”幸好,周宣帝在位一年就因为荒淫而死,小皇帝宇文阐年仅八岁继位。在这关键的时刻,独孤伽罗亲自入宫,要女儿下诏令普六如坚作为小皇帝的外公入总朝政,都督内外诸军事,以大丞相的身份辅政。当晚,独孤伽罗派人给老公送去消息,曰:“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当时,北周的皇帝幼小,国家政治极端不稳定,素来没有功绩的普六如坚突然成为朝中最大的实力派,即将改朝换代的谣言四起。 当时,北周有能力的亲王都在皇室猜忌下屠杀几尽,唯有镇守原来北齐故地的宇文泰的外甥相州总管尉迟迥威望最大,威胁也最大,独孤伽罗动员了自己家族的一切力量来稳定局面,先是派独孤家族的亲信将领韦孝宽去相州解除尉迟迥的兵权,要尉迟迥回朝待命。迥以杨坚当权,将图篡夺,而自己为周室至亲,位兼将相,遂谋举兵相抗,独孤伽罗马上又派家臣独孤颎(即后来著名的大宰相高颎,他的父亲高宾曾为独孤信养子,改姓独孤)去协助韦孝宽平乱。在这两大名将的齐心协力下,迅速平定了尉迟迥之乱。剿灭叛军后,又立即软禁了宇文氏诸王,从此普六如坚夫妻便独霸朝政,无人敢于过问了。接着,迅速完成了一系列篡位的布置,带剑上殿,入朝不趋,备九锡之礼,位侯王之上;赐天子十二旒王冕和天子旌旗,超过了臣子所能享受的最高礼节极限;北周大定元年(581年,即隋文帝开皇元年),普六如坚终于废掉宇文阐周静帝,自称皇帝,改名杨坚,建立了隋王朝。独孤伽罗顺理成章立为皇后,长子杨勇立为太子,并尽杀了宇文氏诸王,以绝后患,就连大姐独孤明敬的儿孙都没有幸免,随后无论女儿杨丽华怎样哀求,退位的小皇帝也很快就被杀掉,手段之狠辣,令人悚然。
并称二圣的女王这时隋文帝杨坚是四十岁,母仪天下的独孤皇后也已三十七岁,而她的姐姐和女儿早已先于她做过皇后了。她从皇夫那里要来后宫大权,整饬了宫内体制,废除三妃六嫔之惯例,不允许任何女人亲近皇帝。所以杨坚的五子五女全是独孤伽罗所生,平定尉迟迥之乱后,尉迟迥的女儿作为罪犯被没入宫廷,隋文帝有一次偷偷的和这个女人发生了一夜情,独孤皇后知道后,立即派人乱棍打死了这个可怜的女人,隋文帝下朝后知道奸情暴露,骑上一匹马连夜逃跑,躲进了终南山的一个寺庙中,由于国不可一日无君,高颎等人劝杨坚回宫,杨坚哭哭啼啼的说:“朕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可是他并没有争取到纳妾的自由,还是乖乖的回到了宫中。从此以后,独孤后的控制更严密了。文帝上朝时,她与帝同辇而进,至阁乃止。在幕后注视着朝堂的一切,史称“政有所失,随则匡谏,多所弘益。”候其退朝之后又一起回宫,“同返燕寝,相顾欣然。”每当与隋文帝议论国家大事,看法往往不谋而合,故而宫中称为二圣。到底是谁说话算数就不知道了。在史书的美化描写后,掩盖了杨坚多少辛酸和无奈。
独孤伽罗作为皇后是很合格的,她尊礼长辈,官员的父母都得到她的礼遇;她禀性节俭,将宫中买珠宝的钱拿来犒赏将士,自己宫里要找一点多余的服饰都找不到;而且她还是个虔诚的佛徒(杨坚由尼姑养大,而“迦罗”一名本就出自梵语),每逢处决犯人的名单报上来,她总要涕泪交流,恳请杨坚谨慎决狱——这时候可瞧不出替丈夫下代周灭宇文皇族时的狠辣决心了。当时突厥与隋贸易,有明珠一盒,价值八百万,幽州总管殷寿让她买下,她婉言谢绝地说:“如今戎狄屡次侵犯,将士征战疲劳,不如将八百万奖赏有功之士为佳。”此举立刻朝野传闻,受到百官称赞;大都督崔长仁是文献皇后表兄,触犯国家王法,按律当处以斩刑,隋文帝看在皇后情面,有意赦免其罪。皇后进谏说:“国家之事岂可顾私。”遂将崔长仁处死;皇后异母兄弟独孤陀因滋酒逞凶残害百姓,曾受过皇后指责,故而怀恨在心,常以猫鬼诅咒皇后,按律当斩。结果事发,杨坚怒气冲冲地要把这个不识相的舅子杀掉。独孤皇后得到消息,整整绝食三天,非要保住弟弟的性命不可。最后独孤陁逃出生天,只判了个流放。
独孤皇后不只是管住皇夫不近二色,为了国家利益,她还强力干涉儿子和大臣们的感情生活。独孤皇后为太子杨勇选定了元氏之女为太子妃,按照仪制另立云氏之女为昭训。元妃生性温婉贤淑,端庄有礼,独孤皇后认为她十分适合将来母仪天下,因而对她颇为器重;云昭训却是一个活泼乖巧的女子,相貌俏丽,楚楚动人,相比之下,独孤皇后嫌她失于轻优,立她为昭训本有些勉强,按她的意思是让太子尽量少接近云氏。然而,太子的情感与母亲的心意不同,他对元妃更多的是敬重,而对云昭训却十分宠爱,因此,平时多半是与云氏缠绵一处。对此,独孤皇后听到风声后,心中大为不悦。
这里,杨勇的弟弟晋王杨广正好乘虚而入,他故意装出一副节俭仁孝、不好声色的样子,广泛结交大臣,处处讨好母后。独孤皇后见杨广努力按自己的要求行事,心中自然十分喜欢,她对隋文帝说:“广儿大孝,每听到我们派遣的使节到他的守地,他必定出城恭迎;每次谈到远离朝廷、父母,他都悲泣伤感;他的新婚王妃也可怜得很,广儿忙于政务根本无暇顾及她,我派使婢前在探视。王妃萧氏常常只能和她们同寝共食,哪里象勇儿与云氏,终日设宴取乐。勇儿真是亲近了小人啊!”由于杨广的有意图谋和独孤皇后的评价,杨勇的太子地位变得岌岌可危了。
事情不凑巧,由于太子处境困窘,心存大志的元妃为他担心焦虑,偏偏太子自己却不把这事放在心上,终于导致元氏悒郁成疾,抱憾离开了人世。昭训云氏是一个不甚操心政事的女子,她醉心于儿女之情,这种性格很讨杨勇的欢心,两人卿卿我我,形影不离,就在元妃死后不久,云昭训生下了他们爱情的结晶——小王子。本来元妃的死就让独孤皇后耿耿于怀,如今太子又违反了她所订下的规矩——“后庭有之,皆不育之,示无私宠”。因此,偏妃生子成了太子杨勇的罪孽,使皇后对他大为不满。
这时,正好晋王杨广由他的守地杨州入京晋见母后。心怀叵测的他在独孤皇后面前暗暗挑拨道:“太子对儿存有异心,屡次派人刺杀为儿,让儿十分惊恐。”独孤皇后本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稍微理智些就不可能轻信杨广的惑言,但因为她已对杨勇产生了很深的成见,所以不假思索地就听信了杨广的一面之辞。怜爱和气愤的情绪一齐涌上她的心头,于是坦白地对杨广说明了她的心意:“勇儿已不成器,抛开正室,专宠云氏,有我在他尚且敢欺负你们兄弟,倘若他成天子之后,太子竟是庶出,你们兄弟还得向云氏俯首称臣,讨得生路啊!”
事情到了这种田地,废除太子一事已毋庸置疑了,因此,在开皇二十年十月,隋文帝在独孤皇后主张下,以太子“情溺宠爱,失于至理,仁孝无闻,呢近小人”的罪名而将他废为庶人。一个月后,在独孤皇后的授意下,不好声色、专宠嫡妻的晋王杨广被立为太子。
管了儿子,独孤皇后还要管大臣。高颎是隋国的开国元老,而且是独孤皇后两代家臣,本是德高望重,皇后的制度仍然也要对他生效。高颎的原配夫人去世之后,身为相国的高颎心伤欲碎,曾忧伤地对独孤皇后说:“瑟弦骤断,唯斋居诵经而已。”此言曾深受皇后的赞叹。谁知不久之后,相国府中锣鼓喧天,传出相国庆祝爱妾生子的消息。隋文帝尚祝贺相国晚年得子,独孤皇后却火冒三丈,认为高颎表里不一,表面上痛念亡妻,暗地里却宠爱小妾,竟致小妾生子。于是独孤皇后天天在枕边向文帝絮叨高颎的不是,文帝终于架不住皇后软硬兼施的请求,将当政二十年,功绩显赫的相国高颎以“表里不一,不堪信任”之名,罢免了丞相之职,让他回乡养老去了。
死后文帝的放纵独孤皇后一死,隋文帝虽然感到失去了一条得力的臂膀,但也觉得是解脱了一种束缚,功成名就,贵拥天下的他,开始尽情享受声色之娱。这时他封了两个宠妃,封陈氏为“宣华夫人”,蔡氏为“容华夫人”。“宣华夫人”是南朝陈宫留下的美女,丰姿华容,肌肤润腻,温柔可人;“容华夫人”来自北方,风流娇媚,善解人意。两位夫人各具风韵,迷得文帝神魂颠倒,日日欢宴,夜夜春宵,欣快地对人夸道:“朕老矣!情无所适,今得二卿,足为晚景之娱。”
“酒是穿肠毒药,色是伤身利斧”,隋文帝毕竟已是六十开外的人了,哪里经得起这种极情纵欲的煎熬,不久他就患上了重病,身体虚弱,难以医治。躺在床榻上,他感慨万千地对左右道:“假使皇后在,吾不及此!”有感念,有懊悔,更有辛酸,到这里他才真正领悟了贤明的独孤皇后的一片苦心。
独孤皇后铁腕严治后宫之事,被后世广为传颂,独孤皇后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妻管严”。虽然有人评说她的制度和手段太过于严厉,有伤他人感情,简直是一个冷血女人。然而,处于她那种位子,她苦不使出些手段,哪能治理出一个秩序谨严的后宫,从而让文帝专心致力于朝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