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窗·第4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城市之窗·第4号》

【名称】城市之窗·第4号

【类别】油画、名画

【年代】1910年至1911年

【作者】罗伯特·德劳内

【规格】114×131厘米

【属地】现藏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

【简介】

法国画家罗伯特·德劳内(1885.4~1941. 10)是立体主义绘画中最早进入非具象领域的画家之一。从1912年起,他就开始把对自然观察所得的绚丽色彩抽象出来,然后组成色块并列;造成构图的纯抽象形式,使这种以立体构成的原则排列而成的颤动的色彩画面,产生一种"神秘感"。1910年,他最初画的两组画,题材都取自建筑,一幅叫《教堂》;另一幅叫《埃菲尔铁塔》。此外,他的立体派绘画理论也与众不同,被同代人称为"神秘派"。 德劳内的"新发明"吸引了德国表现主义者马尔克等人,他们于1912年去参观德劳内的画室,后来康定斯基也去了,最后,他们邀请德劳内与他们的"青骑士画派"一同展出。此后,德劳内专在抽象几何形图案中搜索生活主题。他自己的作品完全变成没有主题的绘画。其中有名的组画是《彩色圆盘》、《窗》等。这就是德劳内走向抽象绘画运动("同存主义")的发端。这幅《城市之窗·第4号》(La Ville,《城市》,1910年至1911年,114×131厘米大,现藏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是典型的几何抽象画作品之一。

德劳内在这幅画上采用了点彩派的方式。但用棋盘格子样式来组成,使许多小色点框入大的几何形图案之中。这样,这幅所谓"城市之窗",完全以万花筒般的色块世界来展现了,它成了一种有规律性的抽象画面。这是一幅地道的抽象画,康定斯基尝试抽象表现主义,是受到他的启发的。当然,德劳内没有比康定斯基后来的步子迈得更快,但他是康定斯基的"电兔子",这是无疑的。 在欧洲大战期间,德劳内夫妇在巴黎显得很活跃,几幅引人注目的大型抽象画惊动了画坛。1921年后,他的家也成了后来达达派画家们聚首的中心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