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泉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江苏省六合区竹镇镇大泉村大泉村现有26个自然组,1260户、4500人,耕地面积5000亩,其中低收入农户197户,570人,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7000多元。5年前,“农民的好支书”——李元龙留下了“做发展的带头人,廉洁奉公的清白人,党的方针政策的模范执行人,老百姓的贴心人”的李元龙精神。如今,全村党员干部在大力弘扬李元龙精神中,采取“村院联合”、“村企联合”、“村社联合”等方式,把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作为全村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村委会主任沈家齐说:大泉村地处六合西北山区,村域范围广,基础设施较差,农民收入水平不高,为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泉村采取观念扶持、技术扶持和政策引导等措施,与省农科院联合获取科技支撑,与苏果超市联合获取市场,重点发展符合本村实际的冬瓜、南瓜、长毛兔等种植养殖项目,确保实现农户收入倍增目标。

一是组建合作社促增收。依托南京绿色大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07年3月成立了六合兴泉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带动132户低收入农户种植由省农科院研制的马群一号冬瓜、黄狼南瓜和宁紫一号、二号山芋等新品种。产品全部直销南京苏果超市。今年农户种植的冬瓜亩均实现纯收益2000元。二是新上重点项目促增收。通过送种兔、送苗木、送技术等工程,提高农户的收入。建起了规模4万只的长毛兔养殖示范基地,已有58户农户通过养殖长毛兔,实现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的目标。三是依托绿色大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500亩荷兰豆种植示范基地,一方面,农户获得土地租金6万元,另一方面,村党总支与大泉湖公司协商,用工全部用低收入农户做工。四是开展帮扶结对促增收。本村30名外出且有经济实力的党员,实行“一帮一”的措施。在村的70多名党员,实行“三帮一”的办法,各显神通,筹项目,扶资金,送技术,带动20户农户增收。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已为今后“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沈家齐说,村两委会首先将利用村务公开栏、发放明白纸等形式,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及时宣传到每一个农户家中,让党的富民惠民政策深入人心,人人皆知。我们还要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力争使大泉村早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1]。

2、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梅溪镇大泉村Dàquán

因境内有大泉水四季涌流而得名。村委会驻泉井,辖街上、湾里、泉井、林星、欧松、大鸟、天神井等7个村民组。总面积1.9平方公里,耕地47公顷,208户,728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