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词目:盲流

拼音:mángliú

释义:

1、从农村中盲目流入城市的人:盲流人口

2、指盲目入流的人。

词语分开解释:

盲: 盲 máng 瞎,看不见东西,对事物不能辨认,如:盲从、盲动、盲目、盲人、盲区。

流: 流 liú 液体移动,如:流水、流汗、流血、流泪。

在中国现行户籍制度中,长期居民可分为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盲流一般为农村户口持有者。在传统体制下,农村人口转入城市是在统一计划条件下进行的 , 盲流在进入城市后一般无长期正式工作,亦非城市企事业单位雇用之合同工,其生活无可靠来源。50年代初期,每年都有大量农村人口因贫困流入城市,1953年4月,国务院发出了 《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 ,首次提出了“盲流”的概念。1956年秋后,农村人口外流到大城市和工业建设重点区域的现象发展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国务院于年底再次发出《 防止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 》 , 并于1957年初对该指示作了补充再次下发。改革开放以后,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成为普遍的现象,1989年达到高潮。产生盲流的主要原因是城乡差别的存在。中国广大农村人多地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农业政策不稳与波动常常侵害农民利益,从而影响和挫伤农民从事农业劳动的积极性;现有生产力水平对自然灾害的抗拒能力十分脆弱。这些都是产生盲流的具体原因。盲流影响农业生产和社会治安,增加了铁路和其他运输压力。解决办法主要是设立劝阻站,劝阻和遣返外流农民;稳定农业政策,促进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大力兴办乡镇企业,就地安排农业富余劳动力,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