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九峰村一、基本情况
1、概况:九峰乡九峰村位于青王公路与老武黄公路交界处,东面紧靠九峰城市森林公园。全村435户,1120人,766个劳动力。版图面积2680亩,其中耕地1100亩,森地1300亩是一个以种植业(蔬菜、西瓜)和三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村。
2、生产发展情况:该村所处地理位置较好,以特色种植业为主,经济效益较好。2005年,全村收入1008万元。 其中村集体收入74万元,农民家庭收入831万元;按行业分,种植业收入280万元,林业15万元,三产业412万元,人均纯收入4741元。该村以家庭收入为主,有一定的集体经济实力。
3、存在的问题:从该村所出发地理位置来看,重点应发展与九峰森林保护区和九峰森林动物园相配套的休闲旅游农业,但是用地手续难办,对该村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二、经济工作目标
通过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的实施,使该村主导产业明晰,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力争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25元,比上年增长10%,5年后达到7800元。该村以种植特色经济作物为主,提高经济收入水平,同时抓好农村休闲旅游相配套的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三、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1、发展特色种植业。一是发展蔬菜优质品种。如白玉春、雅雅甘蓝等品种;二是新建钢架大棚50亩,发展具有观赏性苗木花卉;三是发展苗木花卉400亩;四是发展优质洪山菜苔300亩;五是发展食用菌14000平方米。
2、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业。通过对农村产业进行合理调整与布局,积极发展三产业,明晰致富门道,使之成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
四、发展措施
1、调整农村生产结构,明晰致富门道。一是好加快发展蔬菜和冷食瓜,扩大种植面积800亩;二是发展优质品种。2006年发展白玉春,雅雅甘兰300亩,五年发展800亩;三是发展大棚生产200亩,生产苋菜、竹叶菜、茄果类500亩次;四是配套种植冷食瓜400亩;五是搞好九峰综合性市场的经营与管理,为村集体年创收入40万元,同时动员农户扩大商业门面,上规模,使三产业成为农民的支柱产业。
2、大力推广农业使用技术,培育科技致富带头人。一是大力推广农业使用技术,增加测土配方面积600亩;二是推广实用农业机械,五年内实现“无牛耕”;三是推广“大棚化”、“标准化”及“三高三省”等高效生产模式。
3、实施科技入户,培育科技致富能人。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每年组织2次以上。培训400人以上;其二是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每组培育1—2个致富能人。
4、抓好西瓜与苗木花卉协会,促进主导产业发展。以党支部为核心,抓好友部+协会联农户的西瓜,苗木花卉产业协会,完善职能,发挥区位优势,提高生产力水平,拓展销售渠道,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
5、兴建农村劳动技能培训,服务劳动力专业就业。一是成立以村委会主任为负责人的工作专班,落实责任人,制定工作措施,加强管理,建立劳动力培训就业个人台帐。通过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二是动员和鼓励农民参加区劳动局、区教委7等单位组织的“阳光工作培训”80人次,加强与区劳动局等单位的联系,采取多种形式,安排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
6、兴建综合性市场,搞活经济发展服务农民。该村投资800万元,建设一个占地面积20亩的九峰乡综合性市场,经营种子、农药、化肥等农用生产资料以及土长、日杂、农副市场交易等项目,既可以满足农产品交易,解决农民的农产品销售,又可以在农民完场交易后购买到质量可靠的农用生产资料。
7、抓好农业项目的组织实施。按照市家园建设行动计划扶农政策的有关规定,围绕主导产业,认真做好项目申报工作,以项目带动主导产业的发展。
2、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槐林镇九峰村九峰村位于槐林镇西南部,巢庐路穿村而过,交通便捷。全村共有11个自然村,22个村民组,808户,人口3028人,耕地面积3400亩,村部设在山向村。九峰村党总支共有四个党支部,十六个党小组,67名党员(其中女党员5名,预备党员3名)。辖区内共有私营企业14家,其中外汇企业6家,其主要产品渔网、渔具远销到俄罗斯、乌克兰、越南、缅甸、泰国、南非等国。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2.9亿元,人均纯收入4800元。农业以槐祥富硒稻米经济合作社为主导种植优质富硒粳稻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