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况范仲淹墓,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东南15公里处伊川县彭婆乡许营村万安山南侧。北依万安山,南面曲河水,东临九龙山,西望龙门山。墓地内古柏林立,共达520余株。墓地分前后两域,总面积约35亩。分前后两域,前为范仲淹及其母秦国太夫人、长子监溥公范纯佑墓。

前域有一间青砖青瓦铺成的山门,中央祭庙一所,内有殿房,殿中悬光绪皇帝御笔"以道自任"匾额。

祠堂前有几通高大石碑,护有青砖碑楼,其中两侧范文正公神道碑的碑额为宋仁宗亲书的“褒贤之碑”四字,碑文为隶书,由宋代名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撰写,范氏好友王洙书丹。高4.08米,宽1.41米,厚0.48米,碑文字迹大体清晰。另有翁仲、石羊、石狮等。后域为次子范纯仁、三子范纯礼、四子范纯粹及后代之墓。
再后十余米,另有唐代尚书裴遵庆墓。一般墓葬排列顺序,多为父后子前孙更前。

范墓则为仲淹墓最前,长子紧随,次子、孙辈远远在后,故俗称为“扯儿背孙”,较为独特。
范公生平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江苏苏州人。北宋初曾任参知政事,是推行庆历新政的主要人物之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千年传颂,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作者就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
2006年05月25日,范仲淹墓作为宋代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