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概述

1998年以来,为了推动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促进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教育部科技委组织评选出高等学校十大科技

进展。

1998年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克隆神经性耳聋疾病基因。该成果由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中国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并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上公布。

铁精矿冷固结球团煤基直接还原新工艺。由中南大学研究开发成功,是还原技术的重大革新,属国际首创。

我国在国际上首家制备出一维纳米晶体。清华大学取得的这一成果,为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

利用组织工程学的方法制备人耳廓形态软骨。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国际整形外科权威杂志的评论文章指出,该成果将为修复重建外科领域带来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大型集装箱检测系统进入产品化。由清华大学研制成功的这套技术可判明有无走私疑点,目前已进入产品化阶段,主要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外产品。

从四氯化碳催化热解制备金刚石。中国科技大学在国际上首次取得这项成果,被国际权威杂志誉为“将稻草变黄金”的成果。

我国研制出全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系统。这是我国的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成果,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天津大学占该项目经费总数的68%,共获24项国家专利。

8%扑虱灵农药水面扩散剂。这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发的一种全新的剂型和喷施方法,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和防治率。

机车车辆整车流动振动试验台研制成功。由西南交通大学完成,具有国际水平。

点睛计算机辅助动画制作软件。由北京大学方正集团开发的这一软件,是我国第一个自主开发的卡通动画制作软件,将推动我国动画事业的迅速发展。

1999年流场法探测堤坝渗漏及汛期管涌研究 中南大学

离子型声子晶体的光学性质 南京大学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研究 西北大学

多变量智能解耦控制理论、方法及应用 东北大学

自体血液回收利用系统 北京大学医学部

南海大洋钻探 同济大学

高亮度、高分辨率YAG投影显示管及其新型投影电视机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华中I型数控系统的产业化 华中科技大学

支持微处理器设计的软硬件协同设计环境(JBCODES)及JBCore16位微处理器 北京大学

新型微孔晶体合成与新合成路线开发研究 吉林大学

2000年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理论和技术云南农业大学

过去3000年企鹅数量变化与环境演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树突状细胞来源的全长新基因的发现与功能研究 第二军医大学

类人型步行机器人研究 国防科技大学

深亚微米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20Mvar 新型静止无功发生装置(ASVG)的研制 清华大学

亚纳米碳管的稳定性研究 北京大学

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究 北京大学

分子计算机用逻辑门材料 复旦大学

年产100吨莱赛尔纤维的国产化工艺与设备的研究 东华大学

2001年H基因的突变导致了A-1型短指(趾) 上海交通大学

铝合金超常铸轧技术与设备 中南大学

高温超导磁悬浮实验车 西南交通大学

C60单分子的高分辨表征和新型二维取向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研究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植被生产力的研究 北京大学

中国高速互连研究试验网络NSFC NET 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心、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光学超晶格紫外—绿、蓝—红双波长小型全固态激光器 南京大学

国际合作西藏高原深剖面探测的大地电磁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

高纯粘胶基碳纤维的研制及300Kg/y粘胶基碳纤维扩试线 东华大学

2002年原始被子植物新类群“古果科”的建立 吉林大学

连续碳纳米管长线及其应用 清华大学

我国铜矿生物提取专属菌种选育及提铜产业化应用 中南大学

中国复杂区油气地球物理勘探理论与技术 石油大学

人类细胞衰老主导基因p16作用机制及其负调控 北京大学

利用DNA微阵列芯片研究拟南芥光调控发育过程 北京大学

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制氧供氧系统研制与应用 北京科技大学

鼻咽癌分子遗传学研究 中山大学

交直流电力集成双绕组发电机系统 海军工程大学

舱外航天服外层防护材料研究 东华大学

2003年颈椎病诊断与治疗研究 北京大学

中国早期蝾螈两栖类化石研究 北京大学

人类心房颤动致病基因的发现 同济大学

10 MW高温气冷实验反应堆 清华大学

钢的组织性能综合控制理论及应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基础及材料性能特征研究 北京科技大学

DNA修复开关基因的发现与鉴定 浙江大学

中国家蚕基因组序列“框架图” 西南农业大学

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和多器官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第二军医大学

多光子量子纠缠态的操纵与鉴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大中型油气田成藏定量模式研究 石油大学

2004年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 中南大学

马里诺—瓦发猜想的证明 浙江大学、清华大学

五光子纠缠和终端未定量子隐形传态的实验实现 中国科技大学

光学频率合成与传递技术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澄江化石库中发现棘皮动物始祖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西北大学

新型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发现及其免疫调节作用和机制的研究 第二军医大学、浙江大学

调控动物胚胎中胚层形成的一种新机理 清华大学

“试验卫星一号”研制与飞行演示验证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

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 西北工业大学

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核心网CERNET2主干网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网络中心及参加本项目建设的25所重点高校(*注)*注:25所重点高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北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兰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和郑州大学。

2005年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银河麒麟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

北京大学“太阳风起源和太阳风的形成高度”;

北京大学“使用单层分散型Cu鄄Cl/分子筛吸附剂分离一氧化碳技术”;

清华大学“线粒体膜蛋白复合物Ⅱ的三维精细结构研究”;

复旦大学“哺乳动物基因突变和转基因技术的新方法”;

上海交通大学“DNA大分子上一种新的硫修饰”;

天津大学“精馏过程强化研究与大型化关键技术系统集成”;

同济大学“国家863燃料电池轿车”;

西南交通大学“铁道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体系、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重庆邮电学院“TD-SCDMA手机基带芯片的研究与实现”。

2006年项目名称 主持人 主持单位

磁重联零点及其邻近磁场结构的卫星观测研究 濮祖荫 北京大学

三苯氧胺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分子机理尚永丰北京大学

中国铝业升级的重大创新技术与基础理论 钟 掘 中南大学

高速窄线宽可调谐的解复用光接收集成器件及其关键制备工艺 任晓敏 北京邮电大学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 于遵宏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工程技术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晚期慢性肾脏病的研究 侯凡凡 南方医科大学

银河系英仙臂距离的高精度测定 郑兴武 南京大学

井冈霉素的基因捕捉与组装合成 邓子新 上海交通大学

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高效精密数字化冷工艺制造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 张定华 西北工业大学

植物响应低钾胁迫及钾高效性状表达的分子调控网络机理研究 武维华 中国农业大学

2007年北京大学主持的“禽流感病毒可以母传胎儿且造成多器官感染”;

北京大学主持的“高端彩色打印控制关键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主持的“首次发现共价键晶体及非晶结构-维纳米材料的大应变塑性形变”;

北京交通大学主持的“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理论、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南开大学主持的“一株重要采油微生物的全基因组破译和重油降解分子机制的研究”;

清华大学主持的“三维协调的新一代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厦门大学主持的“二十四面体铂纳米晶体催化剂”;

云南大学主持的“中国南方早寒武世带附肢的冠群甲壳动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持的“光量子计算机的物理实现和算法应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主持的“深层油气成藏机理与分布预测”。

2008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序号

项 目 名 称

主持人

主持单位

1

线粒体超氧炫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程和平

北京大学

2

航天器姿态控制新型惯性执行机构技术

房建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

小型高精度CMOS天体敏感器技术

张广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

硬脆材料复杂曲面零件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

郭东明

大连理工大学

5

下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国际标准RFC5210

(IPv6真实源地址体系结构及测试床)

吴建平

清华大学

6

晚更新世亚洲季风旋回驱动机制和突变事件韵律的研究

汪永进

南京师范大学

7

白血病、红细胞和血小板等血液系统相关疾病研究获整体突破

陈赛娟

上海交通大学

8

光子晶体光纤飞秒激光技术

王清月

天津大学

9

新型铁基高温超导材料的发现及相图研究

陈仙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

MicroRNA 对成瘤性乳腺癌干细胞“干性”的调控作用研究

宋尔卫

中山大学

1998-2008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入选学校和数量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合计

北京大学

1

2

2

1

2

2

2

2

2

1

17

清华大学

2

0

1

1

1

1

2

1

1

1

11

中国科技大学

1

1

1

1

1

1

1

7

上海交通大学

1

1

1

1

1

5

东华大学

1

1

1

3

南京大学

1

1

1

3

同济大学

1

1

1

3

中南工业大学

1

1

1

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

2

北京科技大学

1

1

2

第二军医大学

1

1

2

复旦大学

1

1

2

国防科技大学

1

1

2

哈尔滨工业大学

1

1

2

吉林大学

1

1

2

天津大学

1

1

2

西北工业大学

1

1

2

西南交通大学

1

1

2

浙江大学

1

1

2

中国地质大学

2

2

中南大学

1

1

2

中山大学

1

1

2

北京工业大学

1

1

北京交通大学

1

1

北京邮电大学

1

1

大连理工大学

1

1

第二军医大学

1

1

电子科技大学

1

1

东北大学

1

1

海军工程大学

1

1

合作项目

1

1

湖南医科大学

1

1

华东理工大学

1

1

华东师范大学

1

1

华中理工大学

1

1

南方医科大学

1

1

南京师范大学

1

1

南开大学

1

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1

1

石油大学

1

1

2

西北大学

1

1

西南交通大学

1

1

西南农业大学

1

1

厦门大学

1

1

云南大学

1

1

云南农业大学

1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

1

中国农业大学

1

1

中国石油大学

1

1

中南大学

1

1

重庆邮电学院

1

1

合计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1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