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拉库姆沙漠
Karakum Desert
亦作Kara-Kum,土库曼语作Garagum或Gara Gum,俄语作Karakumy(原意为「黑沙」)。
中亚地区大沙漠,占据土库曼约70%的面积。咸海附近哈萨克境内的另一个小一些的沙漠,被称为咸海卡拉库姆沙漠。突厥语意为“黑沙漠”。位于里海东岸的土库曼斯坦境内,阿姆河以西。东西长880公里,南北宽450公里。面积35万平方公里。沙垄广布。还有新月形沙丘、龟裂地和盐沼地等。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1月平均气温-5-3℃;7月28-34℃。气温日较差达50℃。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可能蒸发量为降水量的3~6倍。河流、湖泊稀少。沿阿姆河、捷詹河、穆尔加布河等有绿洲。大部地区可供放牧。有硫黄、石油、天然气等矿藏。南部建有卡拉库姆运河。

自然特征
(1)地形。土库曼卡拉库姆沙漠面积接近350,000平方公里(135,000平方哩),从西向东延伸约800公里(500哩),由北至南约483公里(300哩)。北同萨雷卡梅什(Sarykamysh)盆地接壤,东北部和东部以阿姆河(奥克苏斯河)河谷为界,东南与卡拉比尔(Karabil)高地及巴德希兹(Badkhyz)乾旱草原地区毗连。在南部和西南部,沙漠沿科佩特(Kopet-Dag)山麓绵延,而在西部与西北部则以乌兹博伊(Uzboy)河古河谷水道为界。沙漠被分为3个部分︰北部隆起的外温古兹卡拉库姆;低洼的中卡拉库姆;以及东南卡拉库姆,其上分布著一系列盐沼。在外温古兹卡拉库姆和中卡拉库姆交界之处,有一系列含盐的、孤立的、由风形成的温古兹凹地。
土库曼卡拉库姆地形鲜明,反映了其起源和地质发展。外温古兹卡拉库姆的表面受到暴风侵蚀。中卡拉库姆平原从阿姆河延伸到里海,呈与河流走向同一的斜面。由风聚集起来的有些过高的沙垄的高度在75∼90公尺(250∼300呎)之间,依年龄和风速而异。略少於10%的地区由新月形沙丘组成,其中一些高9公尺(30呎)或更高。沙丘间有许多凹地,为厚达9公尺的沉积黏土层所覆盖,在降水时具汇水盆地的作用;在这些盆地中收集的水使得种植甜瓜和葡萄一类的水果成为可能。被称为盐沼的含盐区,也是由於下层土壤水分蒸发而形成的。
(2)气候。土库曼卡拉库姆沙漠的气候是大陆性的,夏季漫长而炎热,冬季天气多变,但相对温暖。北部和里海沿岸七月平均气温为26∼28℃(79∼82 ℉),中卡拉库姆沙漠中部为30∼34℃(86∼93 ℉)。在1月份

,北部平均气温为-4℃(25 ℉),南部为4℃(39 ℉),但气温起伏巨大,可在24小时之内从-20℃(-4 ℉)上升到10℃(50 ℉)。年平均降雨量在北部为70公釐(2.75吋),在南部为150公釐(6吋)。降水主要出现在冬季和早春,一半以上出现在12∼4月之间。几乎无雪。盛行的是和煦的东北风和西北风。
(3)动植物。植被十分多样,主要由草、小灌木、灌木和树木组成。土库曼卡拉库姆沙漠的植被在冬季可用作骆驼、绵羊和山羊的饲草。动物为数不多,但其种类众多。昆虫包括蚁、白蚁、蜱、甲虫、拟步甲、蜣螂和蜘蛛。还有各种蜥蜴、蛇和龟。齧齿类中有囊鼠和跳鼠。
居民和经济卡拉库姆沙漠人口稀少——平均每6.5平方公里(2.5平方哩)1人——并且主要由土库曼人组成,其中一些部落的特征被保留下来。卡拉库姆沙漠的居民自古从事游牧,并在里海沿岸及阿姆河捕鱼;但在现代,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集体和国营农场定居,并发展了拥有瓦斯和电的永久城镇。畜牧队照管牲畜。石油、瓦斯和其他工业的发展,导致多种民族聚居的新住宅区的出现。
现代灌溉使得沙漠适於大规模畜牧,特别是卡拉库尔羊的畜牧。卡拉库姆运河从阿姆河流往里海低地,将水引到卡拉库姆沙漠东南部、中卡拉库姆沙漠南界及科佩特山麓地带;绿洲地区种植细纤维棉花、饲料作物和各种蔬菜水果,一大片牧区有了饮水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後的经济集中发展给卡拉库姆沙漠带来一场工业革命。工厂、石油和煤气管线、铁路、公路以及火力发电站和水力发电站,已经改变了这一地区的面貌。一些自然资源也已得到开发,其中包括硫、矿盐和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