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ǐng gěng
英文名称:
neck
颈部的上界为头部的下界,下界即胸骨上缘、锁骨、肩峰和第七颈椎棘突间的连线。该局部以斜方肌前缘为界,分为前方的固有颈部和后方的项部;固有颈部以胸锁乳突肌为界,区分为颈前区,颈外侧区及胸锁乳突肌区。颈前区亦称颈前三角,被二腹肌及肩胛舌骨肌分为颏下三角、下颌下三角、颈动脉三角、肌三角。颈外侧区亦称颈后三角,该三角被肩胛舌骨肌分为枕三角和锁骨上三角。
颈部层次
颈部由浅入深(由前向后)层次结构十分明确,分别为: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肌肉。深筋膜又分为浅、中、深三层,在浅、中层与深层间形成的鞘内,容纳通过颈部的气管、食管及血管。各层间有疏松结缔组织并形成颈部间隙。
一、皮肤:皮肤薄,移动性大,皮纹横向。
二、浅筋膜:浅筋膜疏松,内含皮肌、皮静脉、皮神经、淋巴结。
1、皮肌:皮肌为颈阔肌 platysma,薄且覆盖广泛。上至面部,下至第二肋平面,越过人体中最早骨化的二个骨即锁骨和下颌骨浅面的全长,颈正中线和颈前三角下部未被此肌覆盖。浅筋膜内的皮神经和皮静脉均行于肌的深面,该肌因之成为浅筋膜这一层次的重要标志。
2、皮静脉与淋巴结:皮静脉有颈前浅静脉 anterior jugular vein 和颈外浅静脉 externa jugularis vein,其周围有伴行的淋巴结。在颈根部两条静脉均进入颈深筋膜形成的两个间隙,即胸骨上间隙和锁骨上间隙,并有横行的吻合支。
3、皮神经:皮神经为颈丛皮支,有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这些皮神经均由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向四周放射走行,其中枕小神经勾绕副神经后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升,提起枕小神经即可钩出副神经,是寻找副神经的标志,而胸锁乳突肌后缘又是寻找枕小神经的标志。耳大神经垂直行向耳垂。颈横神经垂直横过胸锁乳突肌中部。锁骨上神经与副神经近似平行,但位于其下方。
三、颈深筋膜:颈深筋膜即颈部肌肉的肌外衣及其延续,由前向后分别为颈深筋膜浅层、颈深筋膜中层和颈深筋膜深层。
1、颈深筋膜浅层 lamina superficialis fasciae colli:颈深筋膜浅层亦称封套筋膜。围绕整个颈部形成一个封闭式的筒鞘状结构,筑成了颈部诸器官活动的基本环境,成为保护颈部诸脏器的第一道防线。该筋膜并包绕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形成两个肌鞘,包绕腮腺和颌下腺,形成两个腺体筋膜鞘,在胸骨和锁骨上分为二层,形成两个间隙。
2、颈深筋膜中层 lamina media fasciae colli (颈内脏筋膜):颈内脏筋膜分两部分,一部分包绕颈部大血管及神经,即形成颈动脉鞘 carotid sheath 。另一部分包绕气管、食管和甲状腺,形成一个内脏鞘总鞘即第二封套,筑成保护脏器的第二道防线。并伸入气管、食管和甲状腺间,分别形成气管、食管和甲状腺鞘。
3、颈深筋膜深层 lamina profunda fasciae colli:颈深筋膜深层亦称椎前筋膜,即颈部椎前肌的肌外衣,该筋膜由颅底一直达第三胸椎。
四、颈部筋膜间隙:筋膜间隙有胸骨上间隙、锁骨上间隙、气管前间隙、食管后间隙、椎前间隙。
1、胸骨上间隙 suprasternal space:位于胸骨柄上缘,由封套筋膜一分为二层形成,内含颈前静脉弓。
2、锁骨上间隙 supraclavicular space:位于锁骨上缘,由封套筋膜一分为二层形成,内含颈前浅静脉和颈外静脉。
3、气管前间隙 pretracheal space:位于气管前筋膜与颈深筋膜浅层之间,内含甲状腺最下动脉、头臂干、左头臂静脉、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奇静脉丛、小儿胸腺,是颈部最危险局部区域。
4、咽后间隙 retropharyngeal space:位于颊咽筋膜与椎前筋膜之间,此间隙感染可蔓延至后纵隔。
5、椎前间隙 prevertebral space:位于椎前筋膜与颈、胸椎之间,上达颅底,下至第三胸椎,该间隙感染除局限于此范围外,还可向两侧蔓延至颈外侧区。
五、颈白线:由颈深筋膜的浅层于正中线形成,该局部层次简单,是进入颈部的最佳入路。
功能
颈部的作用就是把头部和躯干部联系起来。而所谓砍头就是在颈部将头部和躯干部分开。
由于颈部的联系作用,脑发出的各种指令得以传输到躯干和四肢,身体感受到的各种刺激以神经冲动的方式也可以传送到脑。在颈部,神经活动的传输通道是脊髓。
颈部对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也起着通道作用。其通道分别为食道、气管和血管。
颈部神经||头颈部疾病
参考资料:
颈部
1.颈前区:颌下三角的构成、层次及内容物,颌下腺的位置,形态及导管的走行,颌下腺深面的解剖结构,颈动三角的境界、层次、颈动脉鞘的构成、内容物及毗邻关系,舌骨上、下肌群诸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甲状腺区前面的层次结构,甲状腺的位置、被膜,固定装置和毗邻,甲状腺的血管供应和神经支配,气管颈段前面的层次结构,甲状腺下动脉与返神经的关系类型。
2.胸锁乳突肌区:该区的范围及浅层结构,胸锁乳突肌的位置、形态、起止、神经支配及作用,该肌深面的结构及毗邻关系,斜角肌的名称、位置、形态、起止、神经支配及作用。斜角 肌间隙的形成及其内容。
3.颈外侧区:锁骨三角和枕三角的境界及内容。
4.颈部淋巴结与淋巴管:颈深淋巴结的位置分群,淋巴流向以及与伴行结构的关系和临床意义。
5.项部:项部的境界及层次,枕下三角及其内容。
颈:即脖子的前侧。古人把脖子分为前后两部,前部为颈。《素问·金匮真言论》:“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