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理念与实践(上中下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作者:俞立中主编

ISBN:10位[756175020X]13位[9787561750209]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1-1

定价:¥158.00元

内容提要本文集中、下册选择了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学者有关大学教育的代表性论文,涉及大学精神、学校政策、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和显示师范性大学特色的教师教育、中小学教育以及大学促进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

这些论述表达了华东师范大学的校长、教授、学者们的大学理想和对大学实践的群体性思考,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的精神风貌和成长历程,也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中国社会主义大学的发展轨迹。

翻阅这部文集,能够感受到华东师范大学的独特氛围。首先是勇气:在社会剧变,各种思潮激荡乃至一些思想干扰、束缚下,师大的学者坚持独立思考,既不随声附和,也不曲学阿世,秉持实事求是精神,不急不躁,潜心钻研,时有真知灼见跃于笔端,或为匡正时弊,或为引领潮

流,发挥了现代大学在国家建设特别是文化教育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其次是底气:师大学者在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的突出贡献源于数代人多年扎实、勤奋、持续的学术积淀和文化积累,得益于古今、中外宽阔的学术视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所发议论既不是凌空高蹈的玄虚之理,也不是鼠目寸光的短视之言,而力透纸背,底气厚重。再次是和气:师大的学人数十年来代代相传,戮力同心,为建设敢于创新、实力雄厚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师范大学殚精竭虑。尽管学者们因知识结构、问题视角、人生阅历不同,对大学教育的方方面面或有不同见解,但扎根于学者真诚探索和独特思考的“异见”,恰恰形成互补,从整体上造就了大学教育的完整、全面、丰富、从而给当今各类大学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教育资源。

目录上册

孟宪承

1所谓美育与群育

2新教育之诤友

3教育学科在大学课程上的地位

4高等教育的新试验

5何谓实验学校

6成年补习教育问题

7民众需要的是什么教育

8成年补习教育研究发端

9怎样做民众教育的试验

10《民众学校的三难

1l大学教育(节选)

12教育哲学引论

13教育通论(节选)

14关于高师教学问题

刘佛年

l论杜威

2罗素论

3关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问题的意见

4关于个性全面发展教育的几个问题

5联系实际与系统性

6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7突破教学上的一个难题——谈如何夺取”大面积丰收”

8教学要讲究科学性

9要探索提高教育质量的规律

10教育改革与教育科研

11教育部门不要只用行政手段管理学校

12全面发展和教学改革——在全国重点中学工作会议上的

报告(摘要)

13要把重点高等师范院校真正办成重点

14关于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问题

15从新的技术革命看师范教育的改革

16关于教育理论的几个问题

17谈新人的素质

18高师教育的展望

19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探讨

20教育思想的发展与改革

21要为校长成为教育家创造条件

22十年来教育观念的变革

袁运开

1把我们的大学办出特色来

2在学校改革讨论会上的讲话

3师范性必须与学术性相统一——兼论重点师范大学的

办学方向

4做好教育学科人才的培养工作

5加强对优秀青年教师的扶持与培养

6高等师范院校必须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

7我国中小学师资培养体系发展趋向探讨

8面向2l世纪的高师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的若干思考

9始终把建立一流师资队伍放在突出位置——美国名校一项值得借鉴的办学经验

10扩大高师功能服务基础教育

11上海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设想

12再论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的内涵及意义

13学科教育学与高师教育

……

中册

下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