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财务信息是指以非财务资料形式出现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信息资料。一般而言,不在财务报表上反映的信息内容大都可以认定为非财务信息,它客观存在于经济系统的信息传递过程中。财务信息是指以货币形式的数据资料为主,结合其他资料,用来表明企业资金运动的状况及其特征的经济信息。
目录•本质•目的•特点•方法•任务• 本质 • 目的 • 特点 • 方法 • 任务 •内容•应用•途径•相关词条•参考资料[显示全部]
非财务信息-本质非财务信息是会计信息的一部分,可以由会计系统提供。但是与财务信息相反,不完全满足可定义性、可计量性、可靠性和相关性。非财务信息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部分非财务信息可以满足可计量性。但是大部分不能满足可定义性,非财务信息的可靠性明显不足。
非财务信息-目的会计的基本目标是满足会计信息的需求,因此会计系统必须向信息用户提供那些不遵守公认会计准则但与信息用户相关的信息。满足信息需求也是非财务信息披露的基本目标。会计对象即会计核算、监督的内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仍然是对特定主体的生产经营进行反映和监督,仍然遵守会计主体假设。因此,对于反映通货膨胀和国家产业政策的信息就应被排除在外。
非财务信息-特点
非财务信息
与财务信息相比,非财务信息具有以下特点:
①空间上的广泛性。非财务信息可以来自企业内部,也可以来自企业外部,而财务信息主要来自企业内部。在网络时代,由于信息的交流变得更为通畅,获取非财务信息的途径也进一步得到扩展;
②时间上的延续性。非财务信息可能与企业过去事项有关,也可能与现在甚至将来的事项有关,而财务信息一般只与企业过去事项有关;
③非货币性。非财务信息一般不以货币形式出现,而且大多是一种定性地描述;
④真实性。由于非财务信息多而杂,外部对它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企业刻意去修饰它的可能性比财务信息要小。特别是外部的财务信息,就更加真实可信,一般不是企业所能控制的。
非财务信息-方法由于非财务信息不受公认的会计准则约束,所以其形成并不像财务信息那样规范,不必完全遵守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程序。非财务信息一般通过对原有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加工、调查问卷等方法形成。
非财务信息-任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会计的反映和监督应该是面向企业全部的经济业务,不能只停留在对那些能够用财务信息反映的经济业务进行反映和监督。因此,非财务信息的任务是反映主体的经济业务活动,监督主体对既定目标的运行及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合规性和合法性。
非财务信息-内容(1)背景信息
企业经营总体规划和战略目标;企业经营活动和资产的范围与内容,所处行业的特点、产品寿命周期及产品结构。
(2)经营业绩说明
经营活动指标、成本指标、关键经营业务指标、关键资源数量与质量指标。
非财务信息
(3)管理部门的分析讨论
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变化的原因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4)前瞻性信息
企业面临的机会与风险;管理者的计划,包括影响成功的关键因素;将实际经营业绩与以前披露的机会与风险进行比较。
(5)社会责任
环境责任指标,包括处理废水、废渣、废气的情况,对社会环境治理提供的服务,减少耗用稀有及不可再生资源的措施与效果;人力资源信息,如企业员工构成情况信息、员工安全和健康信息、员工培训、员工福利和社会保障信息;企业经营对当地社会影响,包括对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情况,对居民居住环境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及措施。
(6)核心竞争力及持续发展
研究与开发创新能力;员工能力;资源利用情况。
非财务信息-应用非财务信息和财务信息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审计实践中人们对非财务信息的认识和运用经历了从忽视到重视的过程,这与审计模式的演变是平行发展的。审计模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因而人们对非财务信息的认识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并且随着审计模式的演变,非财务信息在审计中的运用越来越重要。
在账项基础审计阶段,审计人员埋头于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财务信息载体,还没有认识到非财务信息的重要性,因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得出审计结论需要大量的审计证据,且加大了审计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审计犹如瞎子摸象,既无效率又无效果。当企业规模不大,经济业务简单的情况下,这种审计模式基本能适应需要,但在经济业务规模扩大,内容更趋复杂的情况下,账项基础审计这种忽视非财务信息、成本高、效率低的审计模式必然被淘汰。
20世纪40年代,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逐步建立,审计人员可以在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调整实质性审计程序,因而大大提高了审计的效率,降低了审计风险。在这个审计阶段,非财务信息得到了初步的应用,因为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就需要依靠了企业内部非财务信息。内部控制评价在审计中的运用,使审计人员摆脱利用财务信息鉴证财务信息的束缚,第一次从非财务信息的角度来印证财务信息的,是对非财务信息认识的新阶段,使审计模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是审计方式的一次革命。
制度基础审计时代,审计以验证财务报表真实公允为主要目标,理论上认为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是企业管理部门的责任,是内部控制应解决的问题,不是审计人员的职责。但20世纪60~70年代后,随着审计诉讼的增加,法院的判决使这种审计无过错的观点再也不能成为审计人员的挡箭牌,特别是美国20世纪60~70年代的ContinentalVending和Hochfelder两案法官都认为独立审计人员有责任揭露重大欺诈舞弊,这也促使独立审计人员不得不把揭弊查错作为审计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制度基础审计的局限性就显现出来了,制度基础审计可以发现员工的舞弊行为,但对高级主管人员串通舞弊,最好的内部控制也会失去作用,审计也就不可能揭示这种错弊的风险,20世纪60年代以后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欺诈舞弊案的增加以及针对审计人员的诉讼证明事实也正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达到审计目标,促使审计人员更广泛的收集审计证据,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并且企业外部的非财务的信息更是被独立审计人员所重视,风险基础审计在审计实践中孕育而出。
非财务信息-途径既然非财务信息如此重要,那么独立审计人员怎样才能获得这些非财务信息呢。结合人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获取非财务信息:
1.间接法
间接法是指从侧面了解企业的非财务信息。信息主要来源于证券分析资料、政府管理部门文件或者行业分析资料。人们处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从互联网上往往能获得非常有用的非财务信息。例如蓝田股份的鱼塘产出奇高,人们虽不是养殖专家,但通过分析蓝田公司与邻近的武昌鱼和洞庭水殖等其他公司的资料,人们就会对蓝田股份的业绩产生怀疑。有时通过互联网,审计人员还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信息,如西部的一家医药上市公司,母公司的产品大部分都通过电子商务公司对外销售,可是在互联网上却查不到它的交易平台,而在公司的网站上却可以发现电子商务公司因为是高新技术企业而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作为审计人员就不得不在这里打上一个问
非财务信息
号,该公司是否通过价格转移在避税呢?并且据此可以确定审计的重点。如果人们直接从财务信息入手,费时费力不说,及有可能还会遗漏这个问题。
2.直接法
直接法主要是对有关场所和人员的调查、询问。包括对经营场所,生产场所,仓库等地的现场调查以及对高级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库管员、统计员、业务员、律师的询问。
现场调查和询问是获取非财务信息的重要手段,企业内部的生产记录和制度是比会计报表更可信的资料,人们在现场调查和询问中应该始终坚持谨慎的态度,不能人云亦云,要带着疑问去。如在某知名饮料企业申报上市过程中,审计专家一开始并没有审查会计资料,而是首先到生产车间调查,发现资料中的某种产品根本就没有开工生产,从而怀疑该公司上报资料可能有问题,进而对整个资料产生怀疑,顺藤摸瓜,结果查出问题,上市资格取消。又如黎明股份公司的造假,主要通过虚开发票、虚构交易来制造虚假会计利润,从财务信息角度来看,它的程序是完整的,记录也是完备的,审计人员很难从报表和凭证上查出它的问题,但经过现场的调查和询问就能够很快发现问题,因为虚构假的财务信息容易,虚构假的非财务信息就不太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