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一化性柞蚕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绢丝昆虫。在分类学上柞蚕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有翅亚纲,鳞翅目,异脉亚目,天蚕蛾科,柞蚕属。
一化性柞蚕为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历卵、柞蚕种、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阶段。于3月下旬羽化为成虫,交尾产卵,于4月中旬孵化,5月下旬结茧化蛹滞育。以蛹越冬。幼虫大量取食柞叶,体躯迅速增长,经过四眠五龄而老熟营茧。龄期经过长短,因品种、温度、饲料营养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一龄九天左右,二龄七天左右,三龄八天左右,四龄九天左右,五龄十二天左右,全龄期经历45天左右。在幼虫发育阶段,1-3龄为小蚕(或稚蚕)期,4-5龄为大蚕(或壮蚕)期。
一、一化性柞蚕卵柞蚕卵椭圆形,稍扁平一端略钝、一端略尖、属横卧式卵(见图1)蚕卵长2.68毫米,宽2.34毫米,厚77毫米。卵重9.15毫克,公斤卵数10.6-11.18万粒。
柞蚕卵壳的固有色为乳白色,但卵在产出时己呈浅褐乃至深褐色。这是由于卵在产出前己被粘液腺分泌的褐色粘液粘着在卵壳表面所造成。卵壳的厚度约40微米,由母蛾的卵泡细胞所分泌,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外层尚含有酚类物质,使卵壳鞣化而具一定的坚韧性,从而起到保护胚胎的作用。
卵一端的中央部分卵壳较薄,色较浅,是为卵孔区,区内有9-12个卵孔呈环状排列(见图2-1)。卵孔向内延伸的管道称为卵孔管,卵孔管呈辐射状排列,是精子进入卵内的通道。
卵壳表面分布有多角形网状脊纹,称为卵纹,是分泌卵壳的卵泡细胞的外形印痕。卵孔区周围的卵纹呈菊花瓣状,其余部位多呈六角形,少数为五角形、七角形或八角形(见图2)。
气孔分布在卵纹的各顶角处,孔口直径约4.7微米,孔口周围有高约10微米的围壁,气孔在卵壳内表面的开口直径仅为0.4-0.8微米。柞蚕卵气孔的这种特殊构造,既可防止卵内水分过度蒸发,又可保证胚胎与外界持续地进行气体交换。
卵在产出时是比较饱满的,但随着胚胎的发育,卵内营养物质逐渐被消耗,卵内水分不断蒸发,导致卵壳表面出现凹陷。当胚胎发良到气管形成期,卵壳再行鼓起,此时可发出轻微的卵鸣,俗称叫籽或炸籽。在卵壳内面有一层均匀透明的薄膜,称为卵黄膜;卵黄膜内尚有一层由大形扁平多角形细胞构成的薄膜,为浆膜,具有保护胚胎的作用。卵黄分散在卵的细胞质内,主要含有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等物质,供给胚胎发育营养所需。
二、一化性柞蚕幼虫柞蚕幼虫外表略呈长筒形,比较粗壮,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体节间界限明显,缢束较深(见图3)。除蚁蚕体表呈黑色外,其余龄期体色因品种而异,有黄色、黄绿色,天蓝色、银白色和赭红色等。整个体表密布极其微小的非细胞性突起。此外尚有刚毛、毛瘤和棒状突等细胞性突起。柞蚕幼虫的刚毛在第1龄时为白色,较短小,其余龄期则呈深褐色,毛形细长,部分刚毛端部膨大。据观察,病、弱蚕刚毛细弱,而健蚕刚毛粗壮挺立,且端部膨大的刚毛为数较多。幼虫体表的棒状突呈乳白色,有认为这类棒状突具感光作用。在幼虫中、后的胸节和前6个腹节两侧亚背线和气门线部位,部分个体常出现银色或金色辉点。
(一)头部
幼虫的头壳比较坚韧,具保护作用。头壳表面除长有很多对称的刚毛外,尚有很多对称的黑斑(见图4)。头壳正面有条人形沟,其中干称颅中沟,两臂称口上沟。在口上沟外侧有两条浅线称为蜕裂线,在第2龄时即己出现。第5龄幼虫在茧内进行变态蜕皮时,头壳即沿脱裂线裂开,但1-4龄幼虫蜕皮时仍整个头壳脱落。在头壳两侧下方各有6个半球形单眼,表面具光泽,是幼虫的视觉器官。触角1对,位于上颚基部两侧,较短小,各由3节组成,司感觉作用。
在头部的下方是口器和吐丝器。口器为咀嚼式,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五部分组成。柞蚕幼虫的上唇前缘中央有深裂凹缺,有助于取食时挟持叶片。上颚深黑色,高度硬化。上颚正常与否对幼虫摄取食物影响甚大。下颚、下唇和舌已合并成一复合体,且大部分己膜质化,有利于吞咽食物和吐丝活动。吐丝管前端突出在复合体的前端部,略呈圆锥形,其顶端开口即为吐丝孔。
(二)胸部
胸部由前、中、后胸3节组成,前胸以颈膜与头部相连。胸节中以后胸最为发达,前胸最小。前胸背面前半部较为硬化,色亦较深,称为前胸盾。前胸两侧具气门1对。中、后胸背面两侧形成发达的峰突。每一胸节腹面各具胸足1对,就幼虫整体来说,胸足并不发达,尤其是前胸足,其功能主要用以挟持叶片,协助取食,也兼有辅助吐丝作用,而行动性能己属次要。
(三)腹部
幼虫腹部由10节组成;前7腹节背面两则各有峰突1对, 第8腹节仅背面中部有峰突1对,第9腹节较短小,第10腹节背面有三角形骨化区域,称为臀板,肛门即位于其下。在前8个腹节每个两侧各具气门1对。第3、第4、第5、第6及第10腹节腹面各长有腹足1对,末对腹足较前4对发达,常称为尾足或臀足。柞蚕幼虫腹足的趾钩数目随龄期而增,第5龄蚕可多达70个左右,趾钩呈双序,作半环形排列。趾钩对抓握物体以及休息和眠中时固定蚕体等均具很大作用。对野外生活的柞蚕来说,幼虫抓握力的大小,与保苗和产量直接有关系。
(四)柞蚕幼虫的外部性征(见图5)雌蚕第11和12环节的腹面各有两个乳白色小圆点,习称石渡化腺;雄蚕在第11环节腹面中央的前缘有两条短纵线,习称海氏腺。柞蚕幼虫的雌雄性征,于4龄后期可以观察出来,而到5龄第二三天最为明显。
三、一化性柞蚕蛹蛹在外形上己呈现成虫的雏型。初化的蛹表皮柔软色浅,尔后逐渐硬化,体色也随之加深,终成黄褐乃至黑褐色(见图6)。
(一)头部
头部很小,头壳大部分呈乳白色,半透明,形成一特殊区域,通称颅顶板。凡颅顶板清亮者为健蛹,而病蛹则因脂肪组织解体,体液混浊不清,致颅顶板也呈污浊状。蛹发育至末期,蛾体鳞毛生成后,颅顶板呈浅褐色,标志蚕蛾临近羽化。触角着生在头部两侧,雄蛹触角比雌蛹发达。复眼1对,位于触角基部内侧。口器除下颚外余者极度退化。
(二)胸部
胸部分前、中、后3节,但仅背面可见,侧面及腹面均被翅和胸足遮盖。胸节中以中胸最发达,后胸其次。胸足3对,大部被翅和触角覆盖。中、后胸各具1对,外观上后翅大部分被前翅覆盖,仅后缘外露。前胸两侧有气门1对,但隐在翅内,外观不显露。
(三)腹部
腹部10节,节间界限明显。腹节中以第4、第5、第6节最大,且第4、第5、第6、第7腹节间能活动。第1-7腹节两侧各有气门1对,但第1腹节气门隐在翅下,外表不露。
在体形上雌蛹大于雄蛹。雌蛹在第8、第9腹节腹面中央各有一生殖孔,分别相当于雌蛾的交配孔和产卵孔。生殖孔与前后缘略呈X形线纹。雄蛹在第9腹节中央仅有一个点状生殖孔。
四、一化性柞蚕成虫成虫自蛹壳蜕出后即从口中吐出含有溶茧酶的碱液,混合由下颚叶分泌的溶茧酶,使头端茧层湿润,丝胶溶解,继而用胸足拨开己松解的茧丝,脱茧而出。刚脱茧的蚕蛾表皮尚未硬化,蛾体柔软,极易受伤流血。进而藉助肌肉收缩,体液流入翅内,使翅逐渐伸展,与此同时,表皮也渐趋硬化。蛾体分头、胸、腹三部分,体表密被黄褐色鳞毛和鳞片(见图7)。
(一)头部
头部具触角1对,双栉状,雄蛾显著较雌蛾发达,成为可靠易见的外部性征。触角主司嗅觉,雄蛾触角对雌蛾释放的性外激素极其繁感。复眼1对,位头部两侧。口器除下颚叶外余者极度退化。
(二)胸部
胸部之中、后胸节各长有1对翅,前翅较发达。翅表面密覆鳞片,唯各翅中央部位均有一个无鳞片的圆形透明区,通称眼点。各胸节尚具胸足1对。前胸两则有气门1对。
(三)腹部
腹部10节,雌蛾腹部比雄蛾膨大。第1-7腹节侧各具气门1对。外表上雌蛾可见7个腹节,雄蛾8个,其后面的腹节己形成生殖器,故称生殖节,平时缩隐 在腹末内。蚕蛾腹节间的节间膜比较发达,有利于交配和产卵活动。凡腹节间紧凑有力且节间清晰无斑者为健蛾;反之多为病弱蛾。
雄蛾外生殖器由第9、第10两腹节构成。第9腹节长有1对抱握器,交配时用以抱住雌蛾生殖器,抱握器的抱器背较发达,抱器端的端部长有粗而长的感觉刚毛,抱器腹的延伸突起细长,抱器内突短而粗,自抱器基部长出。阴茎骨质,棒状,端部略似箭头,其腹面具锯齿。阳茎端部内陷而形成膜质内管,称为内阳茎,与射精管开口(生殖孔)相连接。雌蛾外生殖器由第8、第9、第10节三个腹节构成,第8腹节、腹板形成坚硬深色的后阴片(或称交配片),第7腹节腹板硬化成前阴片,交配孔开口在前、后阴片之间。第9、第10腹节特化成产卵器,其末端形成产卵瓣,表面生有多数感觉刚毛,用以探索产卵场所。在产卵瓣中线裂隙部位具有两个孔口,上方孔口为肛门,下方则是产卵孔。
五、一化性柞蚕的内部器官组织及其生物学特性 柞蚕幼虫的内部器官组织包括消化、循环、排泄、呼吸、丝腺、神经、内分泌、肌肉和生殖等系统(见图8)。这些内部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矛盾统一体。由于幼虫期是柞蚕个体发育中唯 一的取食阶段,同时也是急剧生长的时期,需要摄取和贮存大量食物营养,因此幼虫的消化器官特别发达,消化吸收和代谢作用极其旺盛,这是幼虫期在形态和生理机能上的特点。到第5龄后期,当个体生长到极度,营养物质积累到足够程度后,消化器官便开始痿缩,而作为排除多余氨基酸的丝腺却变成体内最发达的器官。但当茧丝物质基本排除(即结茧完毕)后,丝腺即开始萎缩。作为物质代谢和积贮养分的重要组织——脂肪体在幼虫后期则开始发达。
及至蛹期,幼虫期的器官组织中凡不适于成虫期需要的都要经历改造或重建。这个激烈的改造变化过程便构成了蛹期形态构造和生命活动的特征,它包括组织分解和组织发生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不适用的幼虫器官组织的解离,后者则为成虫器官组织的发生和形成,包括部分幼虫器官组织的改造和成虫器官芽的迅速发育。在蛹的前期是以组织分解为主,至中期后即转入组织发生阶段。
蚕蛾生命活动的主要特征是交配生殖,故其生殖器官以及与生殖活动有关的器官组织也就相应地比较发达,其他器官组织则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