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方元吴方元,字淮三,乳名上林,又名易亭,生于1743年(乾隆癸亥岁),广东连平漳溪(现河源市东源县漳溪畲族乡)人。吴方元,五岁开始识字背诗,六岁入家塾读书,十岁学作诗,十一岁学作文。作为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丁酉科举人,吴方元饱览群书,尤喜读史,诸如《十三经注疏》、《廿二史》,大凡山川形胜、古人名氏,无不探其渊源而记之于心。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吴方元参加岁试,进“三甲”,之后便沉浸于书海之中,尽览群书,无意仕进。吴方元最后官授山东泗水县正堂,因举孝在身,吴方元未能立刻走马赴任。乾隆四十三年,与吴方元同是举人出身的徐述夔,因有“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明朝期振翮,一举到清都”等“不祥”之诗句,被诬为“兴明朝,去清朝”之意,被乾隆下令戮其三代。而吴方元,因有“天未明,清露寒”诗句,虽未受牵连,却不满清朝大兴“文字狱”,不思仕宦,故辞官不赴任,其存世诗文集也于乾隆年间悉数销毁。 经受丧父之痛后不满一年,吴方元的母亲也在丧夫的痛苦煎熬中病逝。这一连串的打击,曾一度使吴方元萎靡不振。守丧三年后,吴方元重新振作,大兴书墪,广招贤良,以教后辈。晚年的吴方元,震慑于康、雍、乾三朝百余年间多达上百起,而且愈演愈烈的“文字狱”,便隐于铁炉嶂下。自此,静寂的铁炉嶂,便常有吴方元的涕零痛哭声和击掌高歌声……清朝河源举人吴方元,吟完“天未明,清露寒”后,疾呼“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呕血而终……
而作为一代举人的吴方元,后人记录的文字和高达2米的清朝画像,也在“十年浩荡”的文革中永远地销毁,再也没有任何文字留诸世。清朝举人吴方元的故居漳溪,作为河源市“诗的故乡”,虽然也涌现过一批诗者(其中也不乏国家级会员),但在诗界的影响并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