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岩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龙岩全景

【市情概况】龙岩市位于北纬24度23分—26度02分,东经115度51分—117度45分。东与福建省泉州、漳州两市接壤,西与江西省赣州市交界,南与广东省梅州市毗邻,北与福建省三明市相接。距厦门142公里(高速公路里程,下同)、泉州216公里、福州376公里。距龙岩市区城东2公里的翠屏山麓,有一处喀斯特溶洞,此洞因岩纹似龙而得名“龙岩洞”,龙岩市名由此而来。因其地处福建西部,而福建又号称为“闽”,故龙岩市又称为“闽西”。

闽西是一块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土地。它是福建省最重要的三条大江――闽江、九龙江、汀江的发源地。这里曾经是远古时代“古闽人”的天堂,是“闽越人”的祖籍地和“南海国”的国都所在地及其中心区域,是河洛人的祖居地之一,也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聚居地。河洛文化,客家文化和土著文化在这里相互融合,竞放异彩,深深地吸引了张九龄、李纲、朱熹、王阳明、宋慈、文天祥、徐霞客、纪晓岚等著名历史文化名人的脚步;孕育了“岭南画派”的鼻祖上官周、“扬州八怪”的黄慎、华喦等一批名震海内外的闽西藉文化艺术的一代宗师。他们登台临风的吟咏、泼墨挥洒的流云、忧国忧民的慨叹,使得闽西历史文化的浩卷更加璀璨辉煌。

龙岩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祖地和著名侨区。闽西是客家人的主要祖地和聚居地之一,全市七个县(市、区)有五个县是客家县,客家人口占全市总人口75%。闽西客家文化、建筑、民俗、风情积淀深厚、丰富多彩、独具特色。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汀州城,被誉为“客家首府”,汀江河被称作“客家母亲河”;始建于清道光16年的上杭稔田李氏大宗祠,被称为“东南亚李氏宗亲的大本营”。全市在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120余万人,其中在台湾的客属同胞30多万人。2000年11月,世界客属第16届恳亲大会在我市举行,全世界客属代表3500多人会聚龙岩。

龙岩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岩所属7个区(县市)全部是中央苏区县,享受西部地区政策待遇。闽西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是全国赢得“红旗不倒”光荣赞誉仅有的两个地方之一。在这里,留下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事伟大革命实践的深深印记。这里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当年十万闽西儿女踊跃参加红军,中央主力红军8万6千多人的长征队伍中,有26000多闽西儿女。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闽西人民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全市在册革命烈士2.36万名,占全省烈士人数的一半多。1955―1965年间,闽西有68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占福建省籍将军总数的82%,成为全国著名的“红军之乡”、“将军之乡”。

高速公路

龙岩是海峡西岸经济区闽西南一翼的交通枢纽。龙岩地处闽南沿海与珠三角和闽粤赣三省结合部,是海峡西岸延伸两翼、对接两洲的重要通道。龙岩市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航空方面,建成了龙岩冠豸山机场,已开通龙岩至深圳、龙岩至上海航班。公路方面:龙长高速公路、古田大道建成通车;永武高速公路全线开工;漳永高速公路的路线规划设计方案通过省内审查;永春至永定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新增高速公路里程136公里、累计174公里。基本完成国道和通县道路路面改造,完成农村公路路面硬化1900公里、累计7600公里。铁路方面,龙漳、龙梅、龙赣三条铁路分别与鹰厦、广梅汕、大京九等铁路线相连;龙厦铁路全线开工,按时速200公里、一次复线电气化设计建设;赣龙铁路复线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2006年1月12日开通了龙岩始发至北京的“海西号”旅客列车;2008年4月28日开通了龙岩始发至上海的旅客列车。到“十一五”末,将构建起1个机场、4条高速公路、4条铁路、8条国省道为主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实现各县(市、区)通高速公路和铁路,与全省和珠三角、长三角两大经济区交通主干线全面对接,进一步凸显对内联结、拓展腹地的功能。

龙岩是福建省重要的矿区。已探明的矿物种类64种,其中金、铜、铁、煤、高岭土等16种矿产储量居全省首位。马坑铁矿是华东第一大铁矿;紫金山铜矿是全国第二大铜矿;东宫下高岭土矿是全国四大优质高岭土矿之一。同时,水力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214.5万千瓦,可开发量188.1万千瓦。龙岩是福建三大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77.9%,居全省首位。

龙岩是著名的旅游区。龙岩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初步形成“红色之旅”、“客家之旅”和 “生态之旅”等一批特色旅游产品。区域内有世界文化遗产——福建(永定)土楼、3个国家4A级旅游区、1个国家重点名胜区、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汀)、3个国家森林公园、2个国家自然保护区、12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旅游八大品牌中,龙岩就占2个。[1]

龙岩大道

普通话市名拼音:Lóngyán Shì

龙岩话市名拼音:liong-na-qi

闽南话市名拼音:liong-wam-qi / liong-na-qi

客家话市名拼音:DengnnganShi/LengnganShi

英文市名:Longyan City

区号:0597

车牌:闽F

邮编:龙岩市 364000,漳平市 364400 ,上杭县 364200 ,永定县 364100 ,武平县 364300 ,长汀县 366300 ,连城县 366200

【历史沿革】晋太康三年(282)置新罗县,属晋安郡。唐开元二十四年(736)置汀州,领原新罗地区分置的长汀、黄连、什罗3县。天宝元年(742)汀州改为临汀郡,什罗(新罗)县改名龙岩县,黄连县改名宁化县,乾元元年(758)复为汀州,领长汀、宁化、龙岩、沙县4县。大历十二年(777)龙岩县改属漳州。五代南唐保大六年(948)划沙县归剑州。宋淳化五年(994)上杭、武平升场为县,元符元年(1098)置清流县,绍兴三年(1133)置莲城县,时汀州辖长汀、宁化、上杭、武平、清流、莲城6县。元至元十五年(1278)为汀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为汀州府,成化六年(1470)置归化县,七年(1417)置漳平县,十四年(1478)置永定县,时长汀、上杭、武平、清流、连城、归化、漳平、永定通称“汀属八县”。清雍正十二年(1734)升龙岩县为直隶州,辖漳平、宁洋2县,清末汀州府、龙岩州均属汀漳龙道。

1912年废州、府,复龙岩为县,各县属西路道(1914年改称汀漳道)。1925年废道制,各县直属省辖。11928年至1934年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年11月“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省人民政府”)成立时属“龙汀(龙漳)省”。1934年7月分属第七行政督察区(驻龙岩,辖龙岩、永定、上杭、武平、漳平、宁洋、华安7县)和第八行政督察区(驻长汀,辖长汀、连城、宁化、清流、明溪、永安6县)。1935年10月分属第六行政督察区(辖龙岩、漳平、大田、永定、上杭、华安、宁洋7县及峰市特种区)和第七行政督察区(辖长汀、连城、宁化、明溪、清流、武平、建宁、泰宁8县)。1947年以龙岩、长汀、永定、上杭、武平、漳平、连城7县为第七行政督察区,驻龙岩。

1949年8月至11月各县相继解放,为第八行政督察区。1950年3月改称龙岩专区。1956年7月划入永安、宁化、清流3县,1961年3县划归三明专区。1970年改称龙岩地区。1981年撤销龙岩县,设省辖县级龙岩市。1990年漳平撤县设市。1997年3月,县级龙岩市改为新罗区。同年5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龙岩撤地设市,市人民政府驻新罗区。龙岩市遂辖五县一市一区,即长汀县、永定县、上杭县、武平县、连城县、漳平市和新罗区。

1998年,全市乡(镇)级行政区划总数134个:11个街道办事处(含尚未挂牌的新罗区曹溪、龙门、东肖、铁山、西陂等5个街道办事处)、57个镇、64个乡、2个民族乡。全市计有1791个村民委员会、103个居民委员会,与1997年相比,增加3个村民委员会,撤销3个村民委员会及增加4个居民委员会。

2000年-2003年,全市辖1区1市5县,11街道58镇63乡2民族乡。

【行政区划】

龙岩市行政区划图

新罗区:东城街道,南城街道,中城街道,西城街道,曹溪街道,西陂街道,龙门街道,铁山街道,东肖街道,适中镇,红坊镇,大池镇,小池镇,万安镇,白沙镇,雁石镇,江山乡,苏坂乡,岩山乡。

漳平市:菁城街道、桂林街道、新桥镇、双洋镇、永福镇、溪南镇、和平镇、拱桥镇、象湖镇、赤水镇、芦芝乡、西元乡、南洋乡、官田乡、吾祠乡、灵地乡。

永定县:凤城镇、坎市镇、下洋镇、湖雷镇、高陂镇、抚市镇、湖坑镇、培丰镇、龙潭镇、峰市镇、城郊乡、西溪乡、金砂乡、仙师乡、洪山乡、湖山乡、岐岭乡、古竹乡、堂保乡、合溪乡、虎岗乡、大溪乡、陈东乡、高头乡。

上杭县:临江镇、临城镇、中都镇、兰溪镇、稔田镇、白砂镇、古田镇、才溪镇、南阳镇、湖洋乡、下都乡、庐丰畲族乡、太拔乡、溪口乡、茶地乡、泮境乡、蛟洋乡、步云乡、旧县乡、通贤乡、官庄畲族乡、珊瑚乡。

连城县:莲峰镇、北团镇、姑田镇、朋口镇、莒溪镇、新泉镇、庙前镇、揭乐乡、塘前乡、隔川乡、四堡乡、罗坊乡、林坊乡、文亨乡、曲溪乡、赖源乡、宣和乡。

长汀县:汀州镇、大同镇、古城镇、新桥镇、馆前镇、童坊镇、河田镇、南山镇、濯田镇、四都镇、涂坊镇、策武乡、铁长乡、庵杰乡、三洲乡、宣成乡、红山乡、羊牯乡。

武平县:平川镇、中山镇、岩前镇、十方镇、中堡镇、桃溪镇、城厢乡、万安乡、东留乡、民主乡、下坝乡、中赤乡、象洞乡、武东乡、永平乡、湘店乡、大禾乡。

【人口概况】总人口

200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7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万人。

人口自然变动

2008年,全市人口出生率12.0‰,死亡率6.4‰,自然增长率5.6‰。

人口年龄构成

2008年,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占16.41%,15―64岁的人口占71.94%,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11.65%。

就业

2008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23万人,达到40.06万人,比预期目标多0.53万人。全年1.64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比预期目标多0.3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3%,与上年末比下降0.12个百分点,控制在预期目标4%以内。[2]

民族人口

1、少数民族人口: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有少数民族人口38807人,占总人口1.45%。至2006年底,有龙岩市户籍的少数民族人口4.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3%,其中畲族人口3.96万人。

2、少数民族成份:全市有31个少数民族成份,按人口排列前十位的是:畲族、苗族、土家族、侗族、回族、布依族、壮族、彝族、满族、蒙古族。

3、少数民族分布: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在全市7个县(市、区),少数民族人口万人以上的县有上杭县;少数民族乡有2个(上杭官庄畲族乡、上杭庐丰畲族乡);少数民族人口千人以上的乡(镇)有11个,分布在上杭县,分别是:官庄乡、庐丰乡、南阳镇、临城镇、临江镇、才溪镇、湖洋乡、太拔乡、旧县乡、中都镇、茶地乡;少数民族行政村(居)有52个(上杭县40个、漳平市11个、长汀县1个)。

4、少数民族干部:2007年底,全市有少数民族干部801人,占全市干部总数的1.17%,其中女干部131人,中共党员506人,党政机关干部297人;有高级职称25人,中级职称208人,初级职称217人。少数民族人口万人以上的上杭县,配备了少数民族副县长和政协副主席各1名;2个民族乡都配备了少数民族乡长;11个少数民族人口千人以上的乡(镇)的党政领导班子,分别配备了1名以上的少数民族领导干部;31个民族村配上了少数民族村主任或副主任。

5、少数民族教育:全市有民族中学2所(上杭官庄民族中学、上杭庐丰民族中学),民族班6个(上杭湖洋中学、漳平第二中学初一至初三年级各一个民族班)。2006年底,在校少数民族学生数6516人,其中中专生267人,高中生573人,初中生2160人,小学生3516人。

【现任领导】市委书记:张健;市长:黄晓炎

【自然地理】面积

东西长约192公里,南北宽约182公里,总面积19050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地面积的15.7%。其中山地14964平方公里,丘陵3101平方公里,平原985平方公里。

地势

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境内武夷山脉南段、玳瑁山、博平岭等山岭沿东北—西南走向,大体呈平行分布。全市平均海拔652米,千米以上山峰571座。最高峰为玳瑁山区的狗子脑主峰,海拔1811米;最低点位于永定县峰市镇芦下坝永定河口,海拔69米。

气候

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2005年,平均气温18.7℃~21.0℃,平均降水量1031毫米~1369毫米,日照时数1804小时~2060小时。全年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适宜亚热带作物和林木的生长。

矿产

龙岩是福建省重要的矿区。已探明的矿物种类64种,其中金、铜、铁、煤、高岭土等16种矿产储量居全省首位。马坑铁矿是华东第一大铁矿;紫金山铜矿是全国第二大铜矿;东宫下高岭土矿是全国四大优质高岭土矿之一。同时,水力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214.5万千瓦,可开发量188.1万千瓦。龙岩是福建三大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77.9%,居全省首位。

水文

境内溪河众多,分别属于汀江、九龙江北溪、闽江沙溪、梅江水系。集水面积达到或超过50平方公里的溪河共有110条。河川年迳流量190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214.5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水能蕴藏量182.7万千瓦。2005年平均降水量1031毫米~1369毫米。[3]

【交流语言】龙岩市中心城区(新罗)、漳平市通行龙岩话,属闽南语系;长汀、连城、武平、上杭、永定五县通行客家话,均属闽西客方言。

【城市建设】城市发展水平

新中山路

2008年,龙岩市市深化中心城市总规修编和交通、教育等专项规划编制,基本完成红坊组团、龙门组团控制性详规。中心城市“三大板块”规划建设步伐加快,烟草大厦、110指挥中心基本完工,商务营运中心、龙岩国际商贸中心、龙门物流园区一期和闽西交易城二期综合物流中心、装饰建材市场等项目开工建设,莲东、东山等人居板块规划建设进展顺利,龙岩象屿物流园区、龙岩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启动实施中心城市“绿亮美”工程,道路建设、城市公交、园林绿化、夜景灯光、背街小巷改造和学校、市场等建设得到加强,绿地覆盖率、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进一步提高。我市已完成亮化工程项目5个,绿化工程3个,占道整治125处;完成了对38家重点单位的大气污染整治工作;关闭中心城区水泥污染企业17家,关闭机立窑24台;拆除违法建筑153宗,面积约1.7万平方米,立案查处违法占地建设9宗;完成了背街小巷改造44条,中心城区饮用水保护等一系列“绿亮美”工程建设。 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5平方公里。 城市道路长度增加到320公里,城市道路面积增加到338万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增加到11.9平方米,建成区绿地面积增加到1086公顷,公园绿地面积增加到245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6.62%,污水管网长度增加到90公里,污水处理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68.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96.28%,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增加到7标台,用水普及率提高到98.7%,燃气普及率提高到95.8%。城市路网结构更加合理,道路质量进一步提高,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增明显优化,城市功能得到增强,城市品位得到提高。

城建重点项目

龙岩市市2008年启动实施“绿亮美”工程,推进城市从扩张性发展向集约性、板块性综合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努力建设适宜创业、创新、居住的城市体系。至2009年3月底,100个城建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0亿元,城市路网、园林绿化、城市亮化、污水垃圾处理、公交等项目建设步伐大步迈进。到去年底,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到35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1.7平方公里。今年,中心城市将实施建设项目76个,其中道路建设29项、园林绿化10项,市政维护9项,环卫5项,公交8项,污水管网和其他15项。

环境保护与治理

中山公园

2008年,龙岩市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31个,投资2701万元。全市251家企业办理了水污染排污申报登记,462家企业办理了大气污染排污申报登记,122家企业办理了固体废物污染排污申报登记;依法取缔关闭违法企业3家,其中违法排污企业3家。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59.94%,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1.59%。

该市共有7个市级生态示范区;自然保护区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4.19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2%。森林覆盖率78%。

中心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指标中SO2、NO2年均检测结果达国家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优于国家二级标准,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323天、同比增加18天。长汀县、永定县、漳平市、武平县、上杭县、连城县空气质量监测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方面,九龙江北溪龙岩段水质达标率为83.3%,较上年下降5.6个百分点;汀江水质保持稳定,达标率已连续两年达100%;闽江沙溪连城段及梅江武平段近三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资源管理与利用

2008年,龙岩市采取“国家拨款为主,银行贷款、工程队垫资、群众投工投劳、部门自筹、引入竞争机制回收为辅”的筹资方式,扎实做好耕地开发、土地整理工作。全市共完成耕地补充任务3.3万亩,超额完成省国土资源厅下达该市1.8万亩的补充耕地任务。全市申报省批耕地开发土地整理项目10个,规模9494亩,新增耕地3166亩;市批省级小规模土地整理项目12个,规模7081亩,新增耕地918亩;市级耕地开发项目16个,规模4117亩,新增耕地3598亩。全市23个村庄整理试点村共有“空心房”面积302亩,已拆除185亩。

龙岩市紧紧围绕项目带动战略,坚持一手抓矿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手抓地质勘查工作机制的创新。据统计,2008年,该市共投入勘查资金1.98亿元,完成钻探100169米、硐探6146.6米,新增煤7514.8万吨、铁5620万吨、钼50.71万吨、金81.43吨、石灰岩1.95亿吨,紫金山深部金铜矿、连城铜坑铜钼矿等项目均取得显著找矿成果。[4]

【经济发展】综合实力

紫金矿业

经济增长:2008年,龙岩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持续、提升、协调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72.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8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348.76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210.29亿元,增长15.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400元,比上年增长14.0%。

财政收入:2008年,龙岩市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收入)118.49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46.28亿元,增长26.3%;财政支出(不含基金支出)68.34亿元,增长23.8%,成为我省第四个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的设区市。全市国税税收收入83.96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地税系统组织各项收入45.24亿元,增长20.7%,其中税收收入37.27亿元,增长21.0%。

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2008年,龙岩市产业结构继续调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提升,第三产业稳步发展。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9.3∶48.9∶31.8调整为16.9∶51.8∶31.3。

就业结构:2008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23万人,达到40.06万人,比预期目标多0.53万人。全年1.64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比预期目标多0.3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3%,与上年末比下降0.12个百分点,控制在预期目标4%以内。有116个社区已建立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000万元,实现劳务派遣从业人员71750人。 截至2007年末,我市从业人员总数达159.62万人,比1978年增加80.2万人,年均增长2.4%。其中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高达62.01%,这标志着闽西就业结构从传统型迈入发展型。

投资结构:龙岩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2.33亿元,比上年增长29.6%,其中,城镇投资增长27.6%;农村投资增长37.8%。在全社会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94.1%,比上年提高7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5.1%,回落31.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65.2%,下降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5%,下降74.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39.85亿元,比上年增长2.0%;商品房销售面积84.79万平方米,其中,现房销售面积占18.7%,期房销售面积占81.3%,商品房销售额28.46亿元。全市66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3.92亿元,比上年增加25.62亿元,增长26.1%。全市一批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龙工液压设备、新春驰新丰旋窑水泥二期、永定东山电子系列产品、长汀闽兴专用汽车(挂车)等项目建成投产;龙岩精品“七匹狼”卷烟生产线技改项目、上杭金艺铜管二期生产线等项目按计划新开工建设;永春至永定高速公路、上杭城关至蛟洋高速公路、赣龙铁路(福建段)改建、坑口火电厂二期、漳平电厂改扩建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农村经济

农业产值:2008年,龙岩市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189.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5%,增幅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粮食播种面积250.74万亩,比上年增加5.98万亩;烟叶种植面积25.01万亩,减少1.26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09.93万亩,增加0.47万亩;粮食总产量93.19万吨,增长3.5%;烟叶产量3.33万吨,增长1.0%;油料产量1.59万吨,增长8.5%;蔬菜产量177.36万吨,增长2.7%;水果产量35.34万吨,增长1.8%;茶叶产量1.01万吨,增长30.7%;完成植树造林总面积30.34万亩,比上年减少8.0%,其中,完成人工造林更新总面积21.43万亩,减少5.0%。主要林产品产量油桐籽0.26万吨,比上年减少7.5%;竹笋干1.08万吨,增长5.1%;松脂2.31万吨,增长1.5%;商品材产量94.05万立方米,减少3.0%;肉蛋奶总产量41.85万吨,比上年增长5.7%。肉类总产量38.35万吨,增长8.4%。其中:猪肉产量33.36万吨,增长8.5%;禽肉产量3.72万吨,增长8.0%;蛋产量3.26吨,减少16.8%;奶产量2420吨,减少21.4%;水产品总产量5.13万吨,比上年增长18.5%。其中,淡水养殖产品产量4.31万吨,增长22.3%;江河捕捞产量0.83万吨,增长1.8%;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96.0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5%;全年江河治理投入资金3800万元,修复水毁工程50处,新建或加高加固堤防5公里,疏浚河道13公里。

农业产业化:2008年,龙岩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4家,累计106家;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累计15家。新增3个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即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连城红心地瓜干加工园区、长汀县腾飞工业园区等3个农产品加工园区。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今年新增台资企业5家,园区茶叶总面积达4.1万亩,成为大陆最大的台湾软枝乌龙茶生产基地,注册成立大陆首家以台商为主的闽台缘高山茶产销专业合作社。全市畜禽饲养量、肉蛋奶总产量、生猪存栏、出栏,肉兔存栏、出栏,人均肉蛋奶占有量等十一项畜牧业生产指标均居全省第一。特别是生猪产业,产业链长、优势突出,为全省之最。全市拥有生猪专业规模场(户)1.17万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6%。2007年全省获中央财政奖励的生猪调出大县5个,该市占3个。全市出栏生猪602.23万头,增长11.9%,外销生猪380万头,都位居全省第一。畜牧业组织化、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有养殖业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55个,带动农户8.7万户;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1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5家、市级25家;建成了年加工肉鸡1800万羽的森宝公司、年交易15亿元的闽西粮食饲料城、年加工100万头生猪的森华公司一期工程等重点项目。农民来自养猪业的现金收入1271元,占农民现金收入的25%。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一大产业。

农产品加工:2008年,龙岩市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累计15家,连城红心地瓜干集团获省品牌农业企业金奖。龙岩咸酥花生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项目,漳平水仙茶和永福乌龙茶获北京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72亿元,增长17%。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升格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2008年,龙岩市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9.8万人,其中,完成职业资格证书培训2.2万人,完成阳光工程培训1.18万人,自主创业培训0.4万人,绿色证书培训2万人,引导性培训4.0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约6万人。

机制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等改革取得新成效。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监管体系逐步完善,经营效益继续提高。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深入推进,规范津补贴改革进一步深化。基本完成部门内部相对集中行政审批职能改革。投资环境评估连续四年居全省第二位。事业单位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实现外贸出口总值4.6亿美元,增长88.5%。新批外商投资企业88家,同比增加28家;实际利用外资(历史可比口径)5亿美元,增长35.1%。利用台资9850万美元,增长21%。内联引资实际利用市外资金92亿元,增长30.8%。举办第五届“11·18”中国龙岩投资项目洽谈会和参加“5·18”、“6·18”、“9·8”等重大招商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成功举办首届海峡西岸经济区地区合作论坛。区域协作与山海协作扎实推进。与法国普松西市缔结友好城市。[5]

【对外开放】对外贸易:2008年,全市进出口总额5394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9.0%,其中,进口8028万美元,增长199.8%;出口45912万美元,增长87.9%。

进出口结构:2008年,全市进出口总额5394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9.0%,其中,进口8028万美元,增长199.8%;出口45912万美元,增长87.9%。

利用外资:2008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历史可比口径首次破5亿美元大关,达5.1亿美元,比增37%,增幅连续六年居全省前列;验资口径实际到资规模超过三明、南平、宁德三市总和,达1.54亿美元,首次超过莆田市,居全省第五位,比增21%。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85家,有20家企业增资扩股,总投资4.96亿美元,合同外资2.44亿美元。“10+3”重点产业利用外资势头良好,其中机械、纺织、光伏电子三大产业新批外资企业63家,合同外资11920万美元,分别占总数的74%和49%。第三产业招商成新亮点,闽西交易城二期、龙门物流园区一期、龙岩国际商贸中心、商务营运中心成功招商。

内联引资:2008年,全市实际利用市外资金预计92亿元,增长30.8%,比年度计划高0.8个百分点。[6]

【城乡生活】居民收入

龙岩市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4053元,比上年增长1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89元,比上年增长13.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928元,增长17.5%;农民人均纯收入5775元,比上年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492元,增长14.8%;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38.9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8.2%。

居住条件

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9.2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0.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7.1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72平方米。

居民消费

200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928元,增长17.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492元,增长14.8%;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38.9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8.2%。

居民储蓄

至2008年末,龙岩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达282.81亿元,比上年增长29.2%。

社会保障

2008年末,龙岩市城镇登记失业率3.8%,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社会保险稳步扩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城乡低保、五保户供养水平和农村“六大员”补助、百岁老人优待标准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0.41万人,比上年增加2.14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5.57万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4.8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7.61万人,失业保险基金当年支出1859万元;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4.55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当年支出77.2万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8.62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当年支出31564万元;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9.57万人,工伤保险基金当年支出1618万元;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4.72万人,生育保险基金当年支出683万元。新建经济适用房7.5万平方米、廉租房1.1万平方米、残疾人解困房8850平方米。

2009年1月15日下午,市、区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民生民心工程-莲东小区一期安置房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莲东一期安置房项目于2007年12月1日开工,项目占地25.9亩,规划建设安置房7幢、207套,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安置房居住小区交通方便、公共设施配套齐备、社区服务用房、消防设施、水电设施、信报箱、门卫值班室等都基本完善,是一个居住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建设期间,为确保质量,工程质量监管严格按工程规范、强制性标准施工。同时区莲东工程协调办还聘请了九位新陂村拆迁户代表参与工程建设的全程监督。据了解,莲东经济适用房二、三期工程也将在2009年开始建设。[7]

【社会事业】教育

2008年度,全市“双高普九”有序推进,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面免除,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基本完成,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工作有序推进。普通高考万人口上本科线人数连续七年居全省第一。闽西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龙岩高级技工学校升格为龙岩技师学院并被确定为全国首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全市各类高校招生4000人,在校生13502人,毕业生3636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5697人,在校生43377人,毕业生13402人。普通高中招生2.32万人,在校生7.79万人,毕业生2.52万人。初中招生3.60万人,在校生11.13万人,毕业生4.62万人。普通小学招生2.71万人,在校生16.60万人,毕业生3.50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4348人。幼儿园在园幼儿8.72万人。

科技

龙岩市不断加大对重点产业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成果管理和知识产权工作不断加强。卓越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申报的“油脂资源综合利用生产技术示范”项目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龙净环保、紫金矿业、卓越新能源及森宝(龙岩)实业等4家企业被认定福建首批创新型示范试点企业。

2008年度取得科技成果38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应用科技成果13项,比上年增加6项;科技成果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项,比上年增加3项;国内先进水平30项。受理专利申请387件,比上年增加118件;授权专利197件,比上年增加8件。2008年末,全市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1家,其中当年新认定9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4家。

2008年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抽检企业产品1024批次,平均合格率为88.9%;监督检验商品306批次,平均合格率为97.6%。全市有4项产品获得“中国名牌”称号,61项产品获得“福建省名牌”称号。全市共有5家企业的产品采用国际标准注册,使用国际标准注册的产品有6项;6项产品使用采标标志。全市共有法定计量检测机构7家,产品质量检验机构2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53万台(件),安全检测特种设备5.59万台(件)。

卫生

2008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不含门诊部及诊所)189个,其中医院35个,卫生院125个,预防保健机构8个。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8672人,其中医生3436万人,注册护士3385人。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床位8683张,其中医院和卫生院8178张。农村有医疗点的村数占总村数的90.75%,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401人。

针对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龙岩市于2002年底启动实施“百院建设、千人培训”工程(“百院建设”即重点加强100多所农村卫生院建设,投入专项经费改善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千人培训”即为乡镇卫生院培养医护人员1000名),并连续多年把它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2008年,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市第二医院分院、人民医院病房综合大楼开工建设;乡镇卫生院“百院提升”工程顺利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

文化

2008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9个,剧场、影剧院9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7个,书藏量74万册,博物馆12个。文化系统各类艺术表演团体艺术演出499场,观众71万人次;剧场、影剧院演(映)出场次5081场;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25%;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8.89%;有线电视用户32.09万户,入户率达39.4%。全市出版图书253种,总印数32.2万册;报纸11种,总印数4620.7万份;期刊23种,总印数28.11万册。

龙岩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和中央苏区,又是客家的发祥地和客家人的聚集地。龙岩市大力扶持重要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推进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河洛文化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建设,积极争取永定土楼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1月启动古田会议旧址群文物修复保护利用工作,投入近1300万元;2005年12月又启动古田会议旧址群维修保护二期工程,完成投资3200万元。2008年7月6日,中国“福建土楼”.永定土楼在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启动了冠豸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完成古田会议会址群维修保护二期工程建设,古田镇被列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改版、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维修保护、乡镇文化站建设顺利推进,成功举办纪念胡文虎先生诞辰125周年活动。

2008年,龙岩市新增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古田会议会址群维修保护三期工程、龙岩博物馆改版顺利推进,完成2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改造工程。20户以上自然村均实现通广播电视,完成13万户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

体育

2008年8月,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闽西健儿张湘祥、林丹、何雯娜、石智勇入选中国代表团出征本届奥运会。其中张湘祥、林丹、何雯娜分别在男子62公斤级举重、羽毛球男子单打、女子蹦床项目中勇夺金牌,取得了我市体育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成绩。是全国获得奥运金牌最多的设区市。

截至2007年底,龙岩市全市体育人口比重占40%,达到全国先进水平。自2001年以来,我市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赛事中共夺得奥运会金牌1枚、铜牌1枚。2008年,在国内外的各项比赛中,我市运动健儿共取得3项4人次世界冠军。全市共有农民健身工程点191个,举办县级以上比赛100次,参加人数15万人。全年销售体育彩票14231万元;我市选拔的奥运火炬选手共40名。新建健身路径6条,其中市本级彩票公益金投入约30万元建设6条健身路径。全年销售体育彩票13707万元。目前拥有“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个,“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3个,“省单项体育后备人才基地”9个。

2007年,龙岩市开展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为主题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80多项次,参加人数4万人次。2006年10月28日,福建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在龙岩开幕,这是福建省首次在山区举办省运动会,也是福建省历届运动会设置项目和参赛人员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体育盛会,并首次有台、港、澳的体育代表团或观光团共同参与。龙岩代表队取得116枚金牌,金牌数超过前12届总和,排在福州、厦门、泉州之后列第四位,取得历史性突破。2007年,该市承办了一系列大中型赛事,办赛水平进一步提高。先后承办全国性比赛3项,省级比赛4项,举办市级比赛6项。

【人文历史】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28~30日,在福建上杭县古田镇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为加强党和红军的建设,根据周恩来九月来信的精神召开,毛泽东主持会议。会议通过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共分9个部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决议》论述了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强调要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中国共产党;指出必须用马列主义武装头脑,纠正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主观主义、流寇思想等错误思想,使党员思想和党内生活政治化、科学化。《决议》阐明了革命军队的性质、任务和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除打仗外,负有宣传、组织、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建立党团等重大任务。红军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会议改选了红四军前委,毛泽东、朱德、陈毅、李任予、黄善益、罗荣桓、林彪、任永豪、谭震林、宋裕和、田桂祥11人为正式委员,毛泽东为书记。这次会议从根本上划清了人民革命军队和旧军队的界线,解决了长期处在农村游击战争环境里,以农民和其他小生产者为主要成分的党和红军,如何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如何建设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这一根本问题。会议为红四军的党和军队指明了方向,也为全党和全军指明了方向,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著名人物】邓子恢(1898—1972),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农业工作的卓越领导人。福建龙岩人。

郭滴人,闽西红军和苏区创建人。郭滴人 (1907-1936)1907年出生。原名尚宾。福建龙岩湖洋村人。

【景点大观】红色之旅

古田会议旧址:地处上杭县古田镇溪背村。1929年12月,红四军在这里召开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红四军前委机关、政治部旧址——松荫堂:1929年12月,红四军在连城新泉整训后进驻古田,前委机关和政治部就设在松荫堂,司令部设在附近的中兴堂。毛泽东、朱德、陈毅等人在新泉调查的基础上,召开了各级党代表联席会议。在松荫堂的二楼卧室里,毛泽东起草《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为古田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基础。

红四军司令部旧址——中兴堂:位于上杭县古田镇八甲村。1929年12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领红四军进驻古田,红四军司令部设在中兴堂。朱德同志住在后厅左厢房。除积极协助毛泽东工作外,朱德还在这里起草了“关于军事问题的报告”,在古田会议上宣读。同时撰写了《新游击战术》,这是一部崭新的马列主义军事著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作地旧址——协成店:位于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赖坊村。

中共闽西特委机关旧址——树槐堂:位于上杭古田苏家坡村。1929年10月,中共闽西特委从上杭城迁至苏家坡,特委机关就设在树槐堂。随同特委机关来到苏家坡的毛泽东携贺子珍就住在树槐堂后厅左侧的小阁楼。在树槐堂右侧半山腰上有一天然岩洞——圳背岩洞,洞内冬暖夏凉,环境清新、幽静,是毛泽东当年休息、读书之处。现在当地人都把它叫作“主席洞”。2005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树槐堂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闽西一大会址(文昌阁):位于上杭县蛟洋村。1929年7月中共闽西一大在此召开,毛泽东、张鼎丞、邓子恢出席此会议,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才溪乡调查》纪念馆:地处上杭县才溪乡。1933年11月,毛泽东在此召开调查会,写成《乡苏工作的模范--才溪乡》(即《才溪乡调查》)。

杭临江楼:是毛泽东的旧居。1929年10月,毛泽东再一次来到上杭,就住在临江楼二楼的东厢房。抒写了《采桑子.重阳》词一首。1985年10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泉革命旧址:1929年红四军整编就在这里进行,开展著名的“新泉整训”。毛泽东就是在望云草室起草了《古田会议决议》,为古田会议的召开做好了充分准备。连南区革命委员会旧址是毛泽东同志1929年亲自领导建立的新泉第一个红色政权。新泉工农妇女夜校是1929年6月在毛泽东同志的亲自关怀下创办的。

客家之旅

福建土楼

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景区位于福建省龙岩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内。景区内建筑独特,其中有富丽堂皇的“圆楼王子”振成楼等其他特征土楼40多座。

初溪土楼群:初溪土楼群位于永定县下洋镇初溪村,由五座圆楼和数十座方楼组成。其中的集庆楼建于明永乐17年(1419年),距今已有580多年的历史,是客家土楼中年代最久远的土圆楼之一,其结构十分独特,楼里有72部楼梯,一户一梯,非常合理,令人称奇。

振成楼——土楼王子:全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堪称中西合璧的建筑奇葩。1995年它的建筑模型与北京天坛作为中国南北圆形建筑代表参加了美国落杉矶世界建筑展览会,引起了轰动,被誉为“东方建筑明珠”。

承启楼——土楼之王:承启楼位于永定县高头乡高北村。1981年被收入中国名胜辞典,号称“土楼王”,与北京天坛、敦煌莫高窟等中国名胜一起竞放异彩。1986年,我国邮电部发行一组中国民居系列邮票,其中福建民居邮票就是以承启楼为图案,该邮票在日本评为当年最佳邮票。

环极楼——防震巨堡:环极楼坐落于南中村。该楼最大的特点是抗震性能特强,300年来历经多次地震。

深远楼——最大的圆楼:深远楼地处永定古竹乡井头村,是客家土楼中最大的一座,直径达80米之巨。

遗经楼——最大的方楼:遗经楼位于高陂镇上洋村,是目前所知方形土楼中最为庞大者,共有房间二百六十七间,51个大小厅堂,占地五公顷,建筑面积四千余平方米,费时七十多年,经三代人努力方建成。

福裕楼——府第式土楼:福裕楼位于湖坑镇洪坑村,是永定府第式土楼的杰出代表,富丽堂皇。该楼由楼主三兄弟(林仲山、林仁山、林德山)的朋友汀州知府张星炳设计。外形像三座山,隐含楼主三兄弟“三山”之意。楼名也是张星炳题写。

裕隆楼——仙山楼阁:府等式土楼的典型建筑是永定高陂的”裕隆楼“,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历时六年建成。距今有170多年历史。

馥馨楼——最古老土楼:馥馨楼位于湖雷镇下寨村。建于公元七六九年,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是永定客家土楼群中最古老的一座。

衍香楼——书香门第:衍香楼是一座圆形土楼,坐落在新南村。其特色是:楼的内厅仿府第式建筑,厅内及楼外围墙、左右小门等雕刻精巧,墙壁上书画精美,龙飞凤舞。整体布局协调、统一、美观而实用。

奎聚楼——宫殿式土楼:奎聚楼位于湖坑镇洪坑村,是宫殿式结构的方形大土楼,远看颇有”布达拉宫“般的气势。 奎聚楼建于1834年,用了近五年时间建成,已有160多年历史,占地6000余平方米,高约15米。

振福楼——秀丽端庄:振福楼位于湖坑镇下南溪,依山傍水,风景十分秀丽。8集电视连续剧《土楼人家》的片头,就选取了这片风景为主体画面。 振福楼也是一座外土内洋、中西合璧的土楼,被称为振成楼的“姐妹楼”。

生态之旅

冠豸山:位于连城县莲峰镇东面。冠豸山与武夷山同属丹霞地貌,素有“北夷南豸,丹霞双绝”之誉,称“三江上游第一观”,为客家神山。冠豸山景区里著名的景点有鲤鱼背、长寿峦、虎崖、生命之根、一线天、东山草堂、石门湖、竹安寨、九龙湖等。1986年荣获“福建省十佳风景区”称号,1987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区”,2000年,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区称号。

梅花山国家A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新罗、上杭、连城的交界处,总面积22168公顷。梅花山以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植被和气候,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自然旅游资源。境内动植物种类繁多,名贵树种有花榈木、福建青岗、紫楠、红豆杉及四方竹、人面竹等,珍稀动物有华南虎、云豹、金钱豹、猕猴等55种,被称为“动植物资源的天然基因库”,是研究动植物分类、森林生态学、植物群落理想的科研基地。梅花山自然景观奇特,有延绵数公里的黄连盂大绝壁,美猴潭瀑布,鲤鱼寨瀑布,梅花湖以及大自然长期雕琢而成的老鹰石、禾仓石、金龟下蛋等奇岩怪石。还有马头山寺、南蛮王墓、梨岭步云书院等人文景观。

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武平县城东北,横亘东南面积7000多公顷,沉睡千年万年,保存着世间一方完整的天然原始森林群落,蕴藏着丰富独特的物种资源与自然景观。这是一颗“绿色明珠”。

龙硿洞:地处武夷山脉南段的龙岩新罗区雁石镇龙康村。据考证,此洞是形成于三亿年前的特大溶洞之一,至今为止,龙硿洞已探明面积5万多平方米,分上、中、下三层,有2条画廊、8个大厅、16个支洞、64处景观、3000多米游程,大小石钟乳千姿百态,亦幻亦真,最著名的景观有“龙伞”、“观音诵经”等,2003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中国虎园:梅花山中国虎园位于上杭县步云乡,园内不仅可以领略国宝级动物华南虎的雄姿,还可观赏到猕猴、孔雀、梅花鹿、天鹅等数十种珍稀动物,到梅花山,又可赏梅踏雪、杜鹃盛开、云海飞瀑等许多自然景观和原始森林景观。

龙湖:位于永定县城西南部、汀江干流棉花滩峡谷中部,跨永定、上杭两县,水域面积达六十五平方公里。湖水蜿蜒在峡谷山峦间,形如腾飞的巨龙。

九鹏溪景区:位于漳平市南洋乡,是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核心景区之一。景区充分发挥茶山水景特色。

江山睡美人:“睡美人”山位于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风景区西部,由五座青山连结构成。抬头仰望,可见一天然“美女”仰面朝天,泰然而卧。

工业之旅

紫金工业旅游区:是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位于福建省上杭县城之北、汀江左岸,山中“怪石嶙峋,耸峙天表”,素有“杭州第一名胜”之美称。山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金、铜矿,人们形象地比喻为“铜娃娃戴金帽子”。

紫金山金矿:于1993年首先进行地下开采,2000年全部转为露天开采,整个生产场面非常壮观。

黄金冶炼厂:是一座“花园式”现代化工厂,厂内绿树成荫、碧草悠悠、环境优美,厂区占地面积18800平方米。[8]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