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路最早出现在南京、广州、上海、芜湖、南昌、青岛,湛江等城市,其后,全国各地大大小小许多城市相继将原有或新建、改建的重要道路用中山路命名。(图为青岛中山路)
最早的中山路:
南京的中山路是为迎接孙中山先生灵柩而建,并由此而得名。1928年,国民政府统一全国后不久,就开始筹备将孙中山先生遗体由北平移至南京,首都建设委员会计划修筑一条迎陵大道,并将朝阳门改名为中山门。中山门东至中山陵,称为陵园路,西往长江边的中山码头,称为中山路,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中山大道”。1933年,以鼓楼、新街口为节点,中山大道又分为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三段,全长近13公里,是南京第一条柏油马路。现在,中山大道是一道亮丽的民国建筑风景线:中央博物院、励志社等一大批优秀民国建筑尽收眼底,中山大道是一座民国建筑的博物馆。解放后,新街口以南的中正路改名为中山南路,中山系构成南京道路的基本框架。有人形象地称中山大道为“民国子午线”。
其他著名的中山路:
广州的中山路全长9公里,分为8段,从东端杨箕立交桥到西端的珠江大桥,分别以农林下路、东川路、越秀北路、北京路、解放中路、人民北路、荔湾路路口为节点依次命名为中山一路至八路,是东西横贯市区中心最繁华的重要道路。广州中山路的前身是清代以“惠爱”为名的通衢大道,1919年拓延道路,定名为惠爱东、中、西路(今中山四、五、六路)。此后,几经改造扩展,直至现在成为广州道路建设的新亮点。
天津的中山路原名大经路。1901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以天津为基地试行他的“新政”,“开辟新市区”就是“新政”重要内容之一。1903年,新车站(俗称北站)落成通车,开始接待旅客,袁世凯下令从新车站修通一条直达总督府的大马路,路宽24米,命名为“大经路”,作为“新河北”的主干线。194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大经路更名为中山路。李鸿章祠堂、直隶总督府、李叔同碑林等一批极具历史价值的建筑、文化遗存均位于这条路的两侧。天津的中山路就是一座近代历史的博物馆。
桂林中山路为桂林最繁华地段、南北交通主动脉和著名景观大道。分为中山南路、中山中路、中山北路。当年孙中山在桂林誓师北伐,就住在中山中路的靖江王城,里面至今有“中山不死”立碑。中山路双向6车道,中间为3米宽的绿化隔离带,大青石板铺就的人行道总宽度达18米。道路两旁种下了桂花、银杏等名贵花木,设置了座椅石凳、饮水设施、电话亭、残疾人通道等。
厦门的中山路建于20世纪20年代,1956年11月,中山路建成厦门第一条柏油路。现在的中山路全长1200多米,宽15米,是一条直接通向大海的商业街。中山路是“中华十大名街”之一,是厦门最繁华的街道。
南昌的中山路位于繁华的市中心,八一广场东侧。中山路的前身自东向西分段称为席公祠、石公祠街、百花洲街、万子祠街、府学东街、府学中街、府学西街、书街、甲戍坊、五把公所。1928年修建成南昌第一条水泥混凝土马路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定名为中山路,并沿用至今。现今,这里是南昌市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大型商场超市、各类服装店共700余家。该路还是南昌市金融中心,并有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八一公园等旅游景点。
远近闻名的青岛中心商业街——中山路,贯通南北,起伏蜿蜒,如同一条历史川流,在老青岛人的心上已流淌了百年。瞩目今日繁华洁净的商业街,回首百年的中山路,沧桑巨变,令人惊叹。
中山路是青岛市“名片”,长1500米,堪称青岛的“母脉”。 世纪之初,中山路一带仅有一两个小村庄,1897年11月,德国武力强占青岛,青岛开埠方辟为南起前海栈桥北止大窑沟的斐多里街,中山路原分为两段,南段是栈桥至德县路,名斐迭里街,属德国等欧美侨民居住,史称“青岛区”,也叫“欧人区”;北段自德县路至大窑沟,属国人居住的“鲍岛区”,也称“华人区”,俗称大马路。1914年开始,日本取代德国对青岛进行了8年的殖民统治,这条路改名为静冈町,至今还留下了日本商号的一些遗迹。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则更名为山东路。1929年5月22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路。沦陷时期改为山东路,抗战胜利后又复名中山路,同时将第一(汇泉)公园定名中山公园。中山路路名沿用至今。直到现在。
中山路在前五十年走过的足迹中,落满了旧时代的历史尘埃。德国占领青岛后,一度将中山路划成欧人、华人两个区域,以保定路口为界(当年的界石现存于青岛山炮台展览馆),南部是欧人居区,北部是华人居区,南段的路面比北段宽出六米。由于居区的分别,中山路的商业格局就形成了洋行与华人店铺分据南北的局式。青岛解放前夕,中山路的店铺仍残存着这种旧的斑痕。
三、四十年代,随着青岛城市规模的扩展,以中山路为轴线的青岛中心商区已经形成,中山路上银行、商店、饭店以及影剧院鳞次栉比,包括中山路附近的河南路、天津路、北京路、海泊路、潍县路,商店、饭店、旅店也比比皆是。这片中心商业区就是几代青岛人亲切地称做"街里"的地方,“逛街里”是当年青岛人时尚的消闲方式。旧中国的五十年中,“逛街里”的青岛人不仅用消费娱悦了自己,而且怀着朴素的爱国之情,用老青岛们的消费造就和支撑了一批至今仍然林立在中山路上的华商老字号,诸如:福禄寿、春和楼、宏仁堂、盛锡福以及那爿字号鲜明的青岛国货公司。当年的“国货”二字在中国人的心中是何等的回肠荡气。
1949年6月2日,青岛回到了人民的怀抱,走过五十年风雨的中山路洗刷了历史的尘垢,光彩亮丽,百业俱兴。改革开放后的十余年里,中山路上现代商厦拔地而起,老字号们风韵犹存,“逛街里”的青岛人也不再满足到“谦祥益”扯几尺洋布,到“劈柴院”吃碗面条,而是进则时装店,入“肯德基”。洋荤已不仅是洋人的了。
入夜,迎着徐徐的海风,再看今日的中山路,“亮化工程”的片片霓虹已将中山路燃化成光明缤纷的川流。
湛江赤坎中山路
历史悠久的湛江是粤西地区最大的城市,因其靠海,在近代有一段被西方国家统治的往事。
1899年,湛江市区被法国“租借”,当时名字叫“广州湾”,对外贸易曾繁盛一时。1943年,广州湾为日军占领。1945年抗战胜利,广州湾回归,从此定名为“湛江”。
赤坎中山二路是一条已繁荣超过百年的商业老街。当年的这里除了商铺多、商品多外,还有闻名省港澳的

记鸡饭店、南华大酒店、胜记、不夜天等,人流如鲫。老街坊洪伯跟我们谈起当年的情形,还有几分自豪:“80年代,赤坎中山二路以及兴华路组成的K物街,盛极一时。中山二路不仅是所有湛江人必到的地方之外,几乎所有外来人来到湛江也一定要到中山二路看看。购物啊,看景啊,赤坎中山二路名声很响。著名的影星刘晓庆来湛江,也到中山二路K物街购物呢。”
90年代,湛江急速发展。中山二路K物街要搬迁,加上市中心开始转移,赤坎的商业一度衰落。洪伯告诉我们,由于赤坎的马路几乎都是单行线,霞山人民南又开始崛起,赤坎那段时间几乎变成了“空城”,商业一落千丈。
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山二路被定为商业步行街,通过外墙美化,重新铺设电线,路面铺设抛光砖,配上美化街景的路灯等等方法,一条崭新的商业步行街重现在市民的眼前。尽管赤坎南桥一带已经成为新的商业地段,尽管还有霞山多次的商业场所在“追击”,但我们走访后看到,今天的中山二路商业又再蓬勃。由于定位准确,今天的中山二路已经成为市民和游客购买服装的好去处。
中山作为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市当然也有中山路。上世纪80年代中山城区迅速扩大,修建了一条全市最长的中山路,全长10.3公里,曾一度是广珠公路的组成路段。此外,中山市还有孙文路、民族路、民生路、民权路(三民主义)等道路,都具有纪念孙中山先生的特别意义。孙中山当年在《建国方略》中,曾计划在原中山县唐家湾建港,因此中山市还有一个港口也命名为中山港。
北京的中山路,现在已经并入长安街。1928年,天安门广场还未建,东长安门至西长安门之间(今国家博物馆西北侧和人民大会堂东北侧附近)东西走向的街道就曾暂名为“中山街”,后来又正式定名为“中山路”。后来,随着城市的改造和建设,东长安门和西长安门被拆除,将东单牌楼至西单牌楼的街道(包括天

安门前的“中山路”)统称为“长安街”。北京的中山路其实就是长安街的一段。
哈尔滨的中山路在1925年时称“陆军街”。1931年日军入侵改为“土肥园路”(日本人名)。1946年5月28日,哈尔滨人民政府成立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将这条街改为“中山路”。现在的中山路,横跨南岗、动力、香坊三区。
上海的中山路几乎把城市包围了起来。有中山东一路、东二路;中山南路、中山西路、中山北路是内环高架线,构成上海的交通主干。中山路无疑是上海重要的道路。
海口的中山路虽然很短,也不宽,却是老城区最早的商业街,不仅在海南,就是在东南亚也有一定的知名度。现在,中山路成为外地游客了解海南历史的窗口。
乌鲁木齐的中山路全长2200米,这条路有着200多年历史,早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该地段就已成为初具规模的商业贸易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原迪化市(乌鲁木齐市)政府将此路定名为中山路。
嘉兴的中山路始建于1983年,这条东西向的交通主干道,种有广玉兰、香樟、石榴、红叶李、大叶黄杨等名贵植物,另外还有小灌木和地被植物近4500平方米,郁郁葱葱。这条景观大道风光无限。
芜湖市的中山路有百年历史了,1902年,2万两白银的投资,将一条窄巷改建成了中山路的前身——大马路。1912年,孙中山先生巡视芜湖,并在大马路上向芜湖市民做了演讲。1925年中山先生逝世,大马路改名为中山路,作为对伟人的纪念。
杭州的中山路分为中山北路、中路、南路。中山中路曾是当年御街,至今还保留着方裕和、状元馆、高义泰、九芝斋、边福茂、豫丰祥、江南春等十几家老字号。历史街区与2009年9月30日开街。
北海的中山路是较有规模的骑楼大街,原名为牛车路,形成于清末。1927年拓建,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命名。中山路分东、中、西三段,总长2015米,宽9米,路两侧有各3米宽的骑楼。
福州的中山路靠近福州的著名景区——福州西湖公园和福州的城隍庙。历史上著名的“禁烟英雄”林则徐也生于今天的福州中山路旁(可参见词条福州林则徐出生地)。福州中山路上还建有“中山纪念堂”。
泉州中山路(图)是条传统商业街,贯穿城市南北,是古城“三片一线”保护的重要地段。
重庆的中山路分为一、二、三、四路,由于山城重庆地势起伏,在几条中山路之间还辟有支路,均以“中山”命名。
台湾省境内的中山路:台北的中山路纵贯城市南北,分为中山北路、中山南路,许多著名建筑就在道路两旁。高雄市的中山路南北走向,分为一、二、三路,是连接火车站、市中心和外环线的主干道。台南市的中山路一端是火车站,一端在市中心与中正路相连。台中市的中山路与中山公园、中山堂连为一体。新竹市的中山路已有几十年历史,中山路与中正路垂直相交,构成城市框架。
南宁中山路小吃一条街,是全国都很出名的小吃一条街。历史悠久,美食众多,是南宁人宵夜最喜欢去的地方,也是到南宁旅游的朋友必去的一个地方。从南宁传统的小吃,芋头糕、圈筒粉、粉饺、油条、烧烤、田螺、海鲜、酸野、水果、凉茶、鲜榨果汁、花生糊、芝麻糊、汤圆、馄吞、牛肉丸、八珍伊面、老友粉、小炒、亚热带特色水果,到武汉的鸭脖子、香港的钵仔糕、北京的炒板栗、云南的汽锅鸡,真是应有尽有,美味异常
石家庄的中山路位于城市的中心,贯穿城市的东、西方向。中山路西起陆军学院,东至石家庄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长26公里。是石家庄市中轴线。烈士陵园、市政府、人民广场、长安公园、省委省政府、火车站、中国南三条、省体育馆、省博物馆、裕彤国际体育中心、河北师大河北医大等高等院校以及很多大的超级市场等都在中山路沿线附近。解放前,以京广线为界,以西叫中山路。以东叫中正路(日伪时期叫新民街)。解放后,改中正路为解放路,后来解放路延长部分叫长安路。1995年12月23日,原中山路、解放路、长安路合并为中山西、中、东路。
呼和浩特的中山路位于城市中心区域,西段在回民区,东段在新城区,由西南至东北贯穿城市的核心区。其西段,即中山西路,为全市的核心商圈所在地。仅有1.8公里长的中山西路商业街,年商品销售总额超过50个亿,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以上。被称为“青城第一街”。在中山西路两侧,商业建筑面积已近70万平方米,营业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规模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场有16家,如维多利商厦、北京王府井、天元商厦等;大酒店如假日酒店、国际大酒店、香格里拉等6家;临街店铺260多家;华夏银行、中兴银行、银河证券、平安保险、国美、苏宁等国内外企业相继进入。位于中山西路东端已基本竣工的海亮广场是迄今为止内蒙古的第一高楼、最大单体建筑和首家国际摩尔城,建成后将拥有首府中山路标志性建筑和商业领袖的重要地位。专家已建议在海亮广场拟建内蒙古煤炭交易中心,该中心建成后,内蒙古将获得煤炭交易的更大话语权,同时也将带动自治区的运输物流业、金融服务业、邮政通讯业、旅游业等的全面迅速发展。
全国各地的中山路还有很多,福州、武汉、宁波、徐州、无锡、镇江、宜昌、沈阳、长沙、南宁等城市均有,甚至还有些如桐乡、嘉善等小城也都有中山路,在此不再一一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