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鼻部穿通性毛囊炎
英文名:folliculitis nares perforans
别名:穿孔性鼻腔毛囊炎;穿破性鼻腔毛囊炎;鼻腔穿破性毛囊炎
病因多为化脓性球菌所致。
临床表现鼻腔内初感疼痛,鼻毛根部毛囊口周围小脓疱,后毛囊炎向深部浸润,穿破皮肤而在鼻翼上产生小脓疱,脓疱内包有受感染的鼻毛。
诊断鉴别中医病机及辨证:本病与中医的鼻生疮相类似,如《诸病源候论》鼻生疮候记载:“鼻是肺之候,肺气通于鼻,其脏有热,气冲于鼻,故生疮也”。中医认为系肺胃之热气,上冲于鼻所致。鼻腔内初感疼痛,鼻毛根部毛囊口周围小脓疱,后毛囊炎向深部浸润,穿破皮肤而在鼻翼上产生小脓疱,脓疱内包有受感染的鼻毛。鼻部上皮瘤:无鼻毛部深部毛囊炎的原发损害。
治疗治疗参考毛囊炎。
局部处理:挑开鼻毛上脓疱痂皮,拔出其中鼻毛,涂以红霉素、利福平软膏等。
预后保持鼻腔内清洁,勿用手指挖鼻,避免鼻腔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