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文彦博,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卒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
【家族】文彦博的祖先源于春秋时期齐国陈公子完,卒谥“敬仲”,后世以谥为氏;五代时,曾祖父文崇远为避后晋高祖石敬瑭讳,改其氏为“文”;后汉高祖刘知远又复其旧氏“敬”;北宋太宗时,以避宋翼祖赵敬庙讳,又改为“文”。
文彦博世祖数辈受封荫,曾祖父文崇远为燕国公,祖父文锐为周国公,父文洎为魏国公。彦博有八子卅九孙,数人入朝为官,皆历要官。二子出仕江西,荣极一时。
先祖本姓敬,为避后晋高祖石敬塘之讳,取“敬”反文旁改姓文。后晋亡后,复姓敬,至北宋立国避翼祖(赵敬)庙讳又改姓为“文”。
其曾祖父与尚为河东节度使的石敬塘有“丰沛之旧”,实为其幕僚。天福初,石敬塘与唐末帝争夺政权,遣使向契丹求援,在辽太宗的鼎力协助下,石敬塘被立为皇帝,但其曾祖父并未因此而飞黄腾达,“虽幄中之助居多,而绵上之盖薄方。”仅授代州崞县令,后稍迁至并州太谷县令,以岚州录事参军终结其官宦生涯。
其祖父名锐以“荫补入官,为郊社署丞,后辟为石州军事推官。”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亲征北汉,在北汉立国二十九年之后,北汉亡于宋。尽管宋太宗对“刘氏旧臣率度材而被用,”但是文锐“以疾退便于家居,且以颐养为怀,无复出之意。”平素“以杖履浮沉于乡里,颇用文酒燕乐于朋友。”文锐卒于宋至道二年(996)九月三日,享年五十三岁,可知其应生于后晋开运元年(944)。
文锐原配为户部郎中王丕之女,有子三人,长子文洎(即文彦博之父),次子文淳,曾为郊社斋郎,三子文渊未仕而亡。王氏早逝,文锐续娶郭氏,有子一人,名文渭。文洎“以儒学进,历十三官,所至以强直勤敏、振利攘害,名闻达不可掩。判三司开拆磨勘司,终主客郎中、河东转运使。”
文洎娶妻耿氏,耿氏早亡,只留一子即文彦博。续娶申氏,申氏生一子二女,子文彦若举进士第,长女嫁曾任天章阁待制鞠咏之子鞠齐卿,次女嫁殿中丞元吉之子进士成伟。文彦博娶陈贯之女。
【生平】文彦博少年时期与张升(后官至参知政事枢密使)、高若纳(后官至参知政事)从颍昌史(火召)学习经术,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及第,先后任翼城知县、绛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文彦博遇事沉着、冷静,处理事情也非常果断,且多为国家社稷着想。当时西部边境有军事行动,常有将官临阵先退、望敌不进的情况发生。文彦博上奏朝廷云;“此事于太平年间尚属无妨,若遇战乱年代,何所济之?平时将权不专、兵法不峻耳。”宋仁宗采用了他的意见。文彦博曾与枢密使庞籍讨论淘汰冗兵减省冗费事,朝中大臣多认为此法不容易行得通,因为朝廷过去害怕在灾荒年间发生灾民暴动,便在灾区大规模征兵,以减其势;分若减省冗兵,恐怕所减之人聚为盗贼,危害社会安定。仁宗也迟疑不决,文彦博决然地说,“分公私困竭,冗兵是其原因之一,若汰兵有事发生,臣请为国而死!”朝廷接纳了文彦博的意见,如其言,没有任何事情发生。
文彦博以直使馆任河东转运副使,河东路所管辖的麟州,与西夏相邻,运饷道路迂回绕远且难走,在银城河外有唐朝时所修故道,废已久无人治理。文彦博上任,亲自带人修复故道,使运饷路途近而好走,在麟州城里积聚很多粮草,西夏元昊率军来进攻,看到有准备,遂撤去。
庆历七年(1047年),文彦博任枢密副使。十一月,贝州王则起义,八年春正月,朝廷任命文彦博宣抚河北,去平息王则起义。文彦博至贝州城下,一面让官军猛攻北城,另一方面在南城挖地道,直通城里。闰正月,官军攻入城中,王则被捕,起义被平息。文彦博以功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院大学士。
皇祐元年(1049年)八月,文彦博为昭文馆大学土,三年,因御史唐介揭发文彦博曾送蜀锦给张贵妃,十月,被罢官。至和二年(1055年)六月,文彦博再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土。以后,又去河南府、大名府、太原府等地做地方官。英宗时,文彦博任枢密使。神宗即位,王安石开始变法,文彦博与王安石所持论有异,对其中市易、青苗诸法伤民弊端多所论及,因反对变法,文彦博被改任地方官,后以大师致仕。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四月,经司马光推荐,文彦博出任平章军国重事,五年,以太师充护国军、山南西道节度等使复致仕。绍至四年(1097年),章淳秉政,云文彦博与司马光曾反对王安石变法,降为太子太保,也就在这一年,文彦博去世,时年92岁。宋徽宗崇宁(1102——1106年)间,蔡京为右相,将文彦博、吕公著、司马光等人称为“元佑党人”,刻元佑党人碑,禁止元佑学术。至北宋末南宋初,文彦博才又被追复太师,谥忠烈。
文彦博著有《大飨明堂纪要》二卷、《药准》一卷,已佚,今存《文潞公集》40卷,收入《山右丛书》中。文彦博也爱写诗、词,但所留甚少,且多与政治有关,如《双泉》云:“长剑并弹霜气豪,白虹半折秋云高。濯缨洗耳更何处,世人回看轻鸿毛。”又如《题榆次县鼓楼》:“置向谯楼一任挝,挝多挝少不知他。如今幸有黄(纟由)被,努出头来放早衙。”文彦博工书法,黄庭坚云“潞公书极似苏灵芝公”“今观《到洛为儿子赴许昌》帖,笔执清劲,真不愧古人!”
文彦博历仁、英、神、哲四朝,任将相50年,执政于国家承平之时,史称:“公忠直亮,临事果断,皆有大臣之风,至和以来,共定大计,功成退居,朝野倚重。”文彦博于辅助朝政,平雪冤狱,处处为百姓着想,虽多所建树,但文彦博为维护封建统治,也参与了镇压农民起义的行动。总体说来,文彦博在北宋王朝中期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传记】宋史卷三百一十三列传第七十二
原文
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其先本敬氏,以避晋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少与张昪、高若讷从颍昌史炤学,炤母异之,曰:“贵人也。”待之甚厚。及进士第,知翼城县,通判绛州,为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
西方用兵,偏校有监陈先退、望敌不进者,大将守著令皆申覆。彦博言:“此可施之平居无事时尔。今拥兵数十万,而将权不专,兵法不峻,将何以济?”仁宗嘉纳之。黄德和之诬刘平降虏也,以金带赂平奴,使附己说以证。平家二百口皆械系。诏彦博置狱于河中,鞫治得实。德和党援盛,谋翻其狱,至遣他御史来。彦博拒不纳,曰:“朝廷虑狱不就,故遣君。今案具矣,宜亟还,事或弗成,彦博执其咎。”德和并奴卒就诛。以直史馆为河东转运副使。麟州饷道回远,银城河外有唐时故道,废弗治,彦博父洎为转运使日,将复之,未及而卒。彦博嗣成父志,益储粟。元昊来寇,围城十日,知有备,解去。迁天章阁待制、都转运使,连进龙图阁、枢密直学士、知秦州,改益州。尝击球钤辖廨,闻外喧甚,乃卒长杖一卒,不伏。呼入问状,令引出与杖,又不受,复呼入斩之,竟球乃归。召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贝州王则反,明镐讨之,久不克。彦博请行,命为宣抚使,旬日贼溃,槛则送京师。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荐张环、韩维、王安石等恬退守道,乞褒劝以厉风俗。与枢密使庞籍议省兵,凡汰为民及给半廪者合八万,论者纷然,谓必聚为盗,帝亦疑焉。彦博曰:“今公私困竭,正坐兵冗。脱有难,臣请死之。”其策讫行,归兵亦无事。进昭文馆大学士。御史唐介劾其在蜀日以奇锦结宫掖,因之登用。介既贬,彦博亦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许州,改忠武军节度使、知永兴军。至和二年,复以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与富弼同拜,士大夫皆以得人为庆,语见《弼传》。
三年正月,帝方受朝,疾暴作,扶入禁中。彦博呼内侍史志聪问状,对曰:“禁密不敢漏言。”彦博叱之曰:“尔曹出入禁闼,不令宰相如天子起居,欲何为邪?自今疾势增损必以告,不尔,当行军法。”又与同列刘沆、富弼谋启醮大庆殿,因留宿殿庐。志聪曰:“无故事。”彦博曰:“此岂论故事时邪?”知开封府王素夜叩宫门上变,不使入;明旦言,有禁卒告都虞候欲为乱。沆欲捕治,彦博召都指挥使许怀德,问都虞候何如人,怀德称其愿可保。彦博曰:“然则卒有怨,诬之耳。当亟诛之以靖众。”乃请沆判状尾,斩于军门。
先是,弼用朝士李仲昌策,自澶州商胡河穿六漯渠,入横垅故道。北京留守贾昌朝素恶弼,阴约内侍武继隆,令司天官二人俟执政聚时,于殿庭抗言国家不当穿河于北方,致上体不安。彦博知其意有所在,然未有以制之,后数日,二人又上言,请皇后同听政,亦继隆所教也。史志聪以其状白执政。彦博视而怀之,不以示同列,而有喜色,徐召二人诘之曰:“汝今日有所言乎?”曰:“然。”
彦博曰:“天文变异,汝职所当言也。何得辄预国家大事?汝罪当族!”二人惧,色变。彦博曰:“观汝直狂愚耳,未忍治汝罪,自今无得复然。”二人退,乃出状示同列。同列皆愤怒曰:“奴敢尔僣言,何不斩之?”彦博曰:“斩之,则事
彰灼,于中宫不安。”众皆曰:“善。”既而议遣司天官定六漯方位,复使二人往。继隆白请留之,彦博曰:“彼本不敢妄言,有教之者耳。”继隆默不敢对。二人至六漯,恐治前罪,更言六漯在东北,非正北也。帝疾愈,彦博等始归第。当是时,京师业业,赖彦博、弼持重,众心以安。沆密白帝曰:“陛下违豫时,彦博擅斩告反者。”彦博闻之,以沆判呈,帝意乃解。御史吴中复乞召还唐介。彦博因言,介顷为御史,言臣事多中臣病,其间虽有风闻之误,然当时责之太深,请如中复奏。时以彦博为厚德。久之,以河阳三城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河南府,封潞国公,改镇保平、判大名府。又改镇成德,迁尚书左仆射、判太原府。俄复镇保平、判河南。丁母忧,英宗即位,起复成德军节度使,三上表乞终丧,许之。初,仁宗之不豫也,彦博与富弼等乞立储嗣。仁宗许焉,而后宫将有就馆者,故其事缓。已而彦博去位,其后弼亦以忧去。彦博既服阕,复以故官判河南,有诏入觐。英宗曰:“朕之立,卿之力也。”彦博竦然对曰:“陛下入继大统,乃先帝圣意,皇太后协赞之力,臣何闻力之有?兼陛下登储纂极之时,臣方在外,皆韩琦等承圣志受顾命,臣无与焉。”帝曰:“备闻始议,卿于朕有恩。”彦博逊避不敢当。帝曰:“暂烦西行,即召还矣。”寻除侍中,徙镇淮南、判永兴军,入为枢密使、剑南西川节度使。
熙宁二年,相陈升之,诏:“彦博朝廷宗臣,其令升之位彦博下,以称遇贤之意。”彦博曰:“国朝枢密使,无位宰相上者,独曹利用尝在王曾、张知白上。臣忝知礼义,不敢效利用所为,以紊朝著。”固辞乃止。夏人犯大顺,庆帅李复圭以陈图方略授钤辖李信等,趣使出战。及败,乃妄奏信罪。彦博暴其非,宰相王安石曲诛信等,秦人冤之。庆州兵乱,彦博言于帝曰:“朝廷行事,务合人心,宜兼采众论,以静重为先。陛下厉精求治,而人心未安,盖更张之过也。祖宗法未必皆不可行,但有偏而不举之敝尔。”安石知为己发,奋然排之曰:“求去民害,何为不可?若万事隳脞,乃西晋之风,何益于治?”御史张商英欲附安石,摭枢密使他事以摇彦博,坐不实贬。彦博在枢府九年,又以极论市易司监卖果实,损国体敛民怨,为安石所恶,力引去。拜司空、河东节度使、判河阳,徙大名府。身虽在外,而帝眷有加。
时监司多新进少年,转运判官汪辅之辄奏彦博不事事,帝批其奏以付彦博曰:“以侍中旧德,故烦卧护北门,细务不必劳心。辅之小臣,敢尔无礼,将别有处置。”未几,罢去。初,选人有李公义者,请以铁龙爪治河,宦者黄怀信沿其制
为浚川杷,天下指笑以为儿戏,安石独信之,遣都水丞范子渊行其法。子渊奏用杷之功,水悉归故道,退出民田数万顷。诏大名核实,彦博言:“河非杷可浚,虽甚愚之人,皆知无益,臣不敢雷同罔上。”疏至,帝不悦,复遣知制诰熊本等行视,如彦博言。子渊乃请觐,言本等见安石罢,意彦博复相,故傅会其说。御史蔡确亦论本奉使无状。本等皆得罪,独彦博勿问。寻加司徒。
元丰三年,拜太尉,复判河南。于是王同老言至和中议储嗣事,彦博适入朝,神宗问之,彦博以前对英宗者复于帝曰:“先帝天命所在,神器有归,实仁祖知子之明,慈圣拥佑之力,臣等何功?”帝曰:“虽云天命,亦系人谋。卿深厚不伐善,阴德如丙吉,真定策社稷臣也。”彦博曰:“如周勃、霍光,是为定策。
自至和以来,中外之臣献言甚众,臣等虽尝有请,弗果行。其后韩琦等讫就大事,盖琦功也。”帝曰:“发端为难,是时仁祖意已定,嘉祐之末,止申前诏尔。正如丙吉、霍光,不相掩也。”遂加彦博两镇节度使,辞不拜。将行,赐宴琼林苑,
两遣中谒者遗诗祖道,当世荣之。
王中正经制边事,所过称受密旨募禁兵,将之而西。彦博以无诏拒之,中正亦不敢募而去。久之,请老,以太师致仕,居洛阳。元祐初,司马光荐彦博宿德元老,宜起以自辅。宣仁后将用为三省长官,而言事者以为不可,及命平章军国重事,六日一朝,一月两赴经筵,恩礼甚渥。然彦博无岁不求退,居五年,复致仕。绍圣初,章惇秉政,言者论彦博朋附司马光,诋毁先烈,降太子少保。卒,年九十二。崇宁中,预元祐党籍。后特命出籍,追复太师,谥曰忠烈。
彦博逮事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名闻四夷。元祐间,契丹使耶律永昌、刘霄来聘,苏轼馆客,与使入觐,望见彦博于殿门外,却立改容曰:“此潞公也邪?”问其年,曰:“何壮也!?轼曰:“使者见其容,未闻其语。其综理庶务,虽精练少年有不如;其贯穿古今,虽专门名家有不逮。”使者拱手曰:“天下异人也。”既归洛,西羌首领温溪心有名马,请于边吏,愿以馈彦博,诏许之。其为外国所敬如此。
彦博虽穷贵极富,而平居接物谦下,尊德乐善,如恐不及。其在洛也,洛人邵雍、程颢兄弟皆以道自重,宾接之如布衣交。与富弼、司马光等十三人,用白居易九老会故事,置酒赋诗相乐,序齿不序官,为堂,绘像其中,谓之“洛阳耆英会”,好事者莫不慕之。神宗导洛通汴,而主者遏绝洛水,不使入城中,洛人颇患苦之。彦博因中使刘惟简至洛,语其故,惟简以闻。诏令通行如初,遂为洛城无穷之利。
彦博八子,皆历要官。第六子及甫,初以大理评事直史馆,与邢恕相善。元祐初,为吏部员外郎,以直龙图阁知同州。彦博平章军国,及甫由右司员外郎引嫌改卫尉、光禄少卿。彦博再致仕,及甫知河阳,召为太仆卿,权工部侍郎,罢为集贤殿修撰、提举明道宫。蔡渭、邢恕持及甫私书造梁焘、刘挚之谤,逮诣诏狱,及甫有憾于元祐,从而实之,亦坐夺职。未几,复之,卒。
【与包拯的友谊】同榜高中及第
据他二人《宋史》本传记载,他俩都在天圣五年(一○二七年)考中进士,名列前茅。
主考官刘筠,曾任庐州太守,对年轻的包拯颇为赏识,言传身教,期承衣钵。他曾三次主管考试,这是最后一次。他认为开科取士,主要是选拔经世治国的政治人才,不是物色一些文人雅士,因而把传统的以诗赋为主、策论为次的评分比例颠倒。所以这一次登榜的韩琦、文彦博、包拯、赵概、吴奎、陈旭等,日后都成了有作为的政治家,都曾位至权要,执掌国命。著名的「嘉佑盛世」,就是以他们为中坚所缔造的。 包拯进士及第后,辞官居家养亲十年,当他首任天长县令时,文彦博等已青云直上、身居高位了。庆历三年(一○四三年),韩琦辅助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而包拯才由端州调进御史台任监察御史。皇佑二年(一○五○年),文彦博、宋庠为相,包拯由陕西再度调回朝廷,在谏院任职。谏院和御史台合称「台谏」,其成员由皇帝直接选拔和任命,不由宰执推荐,他们也不得进入「二府」活动。从职责上看,包拯与文彦博应该保持距离,有一定的对抗性和制约作用。 这时候,宋仁宗正宠幸张贵妃,为取得她的欢心,一次授予她的伯父和养父三司使张尧佐宣徽使、淮康节度使 、景灵宫使、同群牧制置使四项要职,朝野上下无不震惊,因而引发出一场政治风波。包拯率先上章谏阻,弹劾张尧佐无功食禄,窃居高位,不知羞耻,同时批评宰相曲意阿循,使皇上做了「私昵后宫」的错事。这里说的宰相,实际上就是指文彦博、宋庠。包拯一马当先,谏官吴奎、陈旭、御史中丞王举正、御史张择行、唐介也纷纷慷慨陈词,竭力劝阻。在辩论时,包拯“音吐激愤,唾溅帝面”(朱弁《曲洧旧闻》卷一)。张贵妃见势不妙,连忙告知张尧佐,主动辞去宣徽使、景灵宫使。宋仁宗的困境得以解除,还落个乐闻直谏的美名。台谏官员感到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张尧佐也给人留下自愿退让的好印象。 过了八个月,张尧佐再次被擢升宣徽使,离开朝廷,调往河阳。包拯、吴奎明知圣心难移,并没有坚决反对。唐介仍然凌厉进攻,更把矛头指向文彦博,说他当益州(成都)太守时,用金丝间织的「灯笼锦」献给张贵妃,才进入「二府」;平定贝州动乱,生擒贼酋王则,当了宰相,是占了前帅明镐的功劳。又说吴奎交结文彦博,互张声势等等。特别是说「文彦博因贵妃而得执政」的话,等于宣告宋仁宗爱听「枕头状」和「牝鸡司晨」,宋仁宗自然龙颜震怒,当即把唐介逐出朝廷,贬往英州(今广东英德县)。同时文彦博也离开相位,出知许州,谏官吴奎调往密州,以息事宁人,所以结果是两败俱伤。
做为谏院领导人的包拯见吴奎调出,削弱了谏院力量,便奏请挽留吴奎,同时指责唐介「轻妄之词,诬罔天听」。宋仁宗看了却说:「介昨言奎、拯皆阴结文彦博,今观此奏,则非诬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坚持调走吴奎。包拯情不自安,连续写了七份报告要求调到外地,表明自己心迹。宋仁宗以他在谏院供职不到两年为由,没有批准。从这次风波中可以看出包拯、文彦博、吴奎三人关系确实不错,但并不像唐介所说的「阴结」,而是「阳结」。因包拯早就向宋仁宗说过,谏官御史「不之二府」的传统做法有「疑下」之嫌,不如开诚布公、「不避二府」、团结报国为好。
心有灵犀一点通
文彦博着的《潞公集》里,有〈寄友人包兼济拯〉的律诗一首:
缔交何止号如龙,发箧畴年绛帐同。
方领聚游多雅致,幅巾佳论有清风。
名高阙里二三子,学继台城百六公。①
别后愈知昆气大,可能持久在江东。②
(原注:①「每策事则生之条疏常多」,②生意诗有「枕戈待旦」之句)
这首诗的字里行间,充满了他俩深厚的友谊。他俩同过学,一同游山玩水,谈古论今,风流倜傥,岁月峥嵘。包拯学识渊博,能言善辩,为时人所仰慕。包拯字希仁,小说中说他字「希文」,无人知有「兼济」之名,诗题用「兼济」二字,足见相知之深。原诗没有注明写作时间,笔者从诗的末句中,揭示出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至和二年(一○五五年),包拯因保举不当,承担责任,官降一级,由淮南路的大州庐州(今安徽省会合肥市),贬到江东路的偏僻小郡池州(今安徽贵池市),心情自然不快。这时,文彦博再度为相,朝廷上发生一件大事,宋仁宗忽然患了神经性疾病,精神恍惚,不能理政。文彦博忧心忡忡,藉祈祷名义阻官员进入宫中,以防有变。>
消息传到池州,包拯十分焦虑。池州山涧石缝间生长一种名贵中药石菖蒲,治疗昏厥、癫痫、惊风等神经性疾病有特效。包拯特制一银盒,专人送往京师。宋仁宗病愈后,深为感动,下了一道诏书褒奖与答谢包拯。诏书是欧阳修撰的稿:「汝识远言忠,身外心内,乃因时物,来效贡仪,深体诚勤,益增叹尚。」(《欧阳文忠公文集》)接着京师洪水泛滥,欧阳修上了〈再论水灾状〉的奏本,指出水灾之兴,是由于贤士屈在下位。他列举了包拯、张瓖、吕公着、王安石等四人,赞誉包拯「清节美行,着自贫贱;谠言正论,闻于朝廷;自列侍从,良多补益」,要求皇帝重用他们。 身为宰相的文彦博,对于包拯献药,仁宗答谢,欧阳修荐贤,当然历历在目。看来也在这个时候,包拯给文彦博写过一首诗,引用东晋爱国将领刘琨「枕戈待旦」之语,表达自己热心报国的情怀,文彦博自然心领神会。他是高层人事变更的重要决策人之一,无论公谊私交,都不得不考虑包拯的任用问题。但这属于上层机密,不宜向包拯明言,所以采用答诗的形式,含蓄而艺术地回答:「可能持久在江东?」潜台词是,耐心等着吧,像你这样有才干、胸怀大志的人,是不会长期滞留在江东的。果然,包拯在池州只待了八个月,便升调到江东路的政治中心江宁府(今南京市)。在江宁府才一百二十天,短暂的过渡一下,便回到开封府的大堂,与文彦博再次同朝 。戏曲里说包拯有个大靠山皇太后,那是不真实的,真实的靠山是文彦博。有的戏曲里虚构一个宰相王延龄,处处支持包拯,颇有点像文彦博的影子。>
嘉佑三年(一○五八年),文彦博出判河南,包拯升任御史中丞,他俩第二次分手,也是最后一次分手。再过四年,包拯便与世长辞了。元佑三年(一○八八年),十月二十七日,年逾八旬,第四次为相的文彦博写了〈举包绶〉一文,收在《潞公集》里。包绶乳名包綖,包拯病故时,他才五岁,宋仁宗吊唁时发现,惨怆良久,当即赐给包绶一个太常寺太祝的官衔,如今已三十一岁了。文彦博说:「故枢密副使包拯,身备忠孝,秉节清劲,直道立朝,中外严惮,先帝以其德望之重,擢为辅臣,未竟其才,不久薨谢。」「(包绶)能世其家,恬静自守,不苟求进」。「包拯之后,惟绶一身,孤立不倚」。文彦博对包绶的关心,正是对故交的缅怀与尽责。
历史与小说的巧合
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以文彦博平定王则的故事为背景,创作了二十回本的长篇小说《平妖传》,后来冯梦龙又改为四十回本。历史上文彦博平王则那年,包拯正任陕西转运使,与此事没有瓜葛。但两种《平妖传》都写包拯时任开封府尹,与文彦博关系密切,有一本还说是包拯推荐文彦博当领兵元帅。把十年后的官位,拉到十年前的事件中去,是小说家常用的虚构手法,但是把包拯与文彦博在文学作品里拉在一起,既是首创的,也是唯一的。在这一点上,小说与历史却是非常的巧合,令人想象到宋、元之间,也许有着包、文两家的故事流传。
以上所述的历史记载、诗词往返、奏章保举、小说塑造,都只能反映两人工作关系,配合默契。私人情谊,过从甚密,怎么也透露不出他俩还是儿女亲家。直到一九七三年,合肥发掘包拯家族墓群,出土了包拯及其夫人董氏、长媳崔氏、次子包绶、次媳文氏、长孙包永年等六人墓志,才揭示出包、文两家姻眷关系的全部秘密。>
文氏墓志的发现
在包拯墓志里有两位姓文的人:文 和文勋。墓志写明包拯的小女儿嫁给国子监主簿文 。包拯去世,包绶幼小,朝廷调任文 为庐州保信军节度推官,护送包拯灵柩和家小由开封返回庐州合肥,于次年八月四日安葬。包拯墓志盖的十六个篆字,是文勋写的,落款是「甥、将仕郎、守温州瑞安县令文勋篆盖」。「甥」显然是晚辈至亲,但文勋、文与文彦博有甚么关系却没有交代。 包夫人董氏比包拯晚六年去世,文 已升任常州团练判官,是他派人请广州知州张田给董氏墓志撰稿。董氏墓志盖也是文勋篆写的,落款为「外生、将仕郎、守海州怀仁县令」。「外生」与「甥」,称谓相同,他俩与文彦博的关系,仍不明朗,谁也不会联想到文彦博。崔氏墓志有了新的进展。她比包拯晚三十二年去世,她的墓志盖仍是文勋的篆字,文勋的现职是「承议郎、充福建路转运判官」。墓志的撰稿人钱勰,书写人为「朝奉郎、充集贤殿修撰、权管勾西京留司、御史台、骑都尉、赐紫金鱼袋文及甫书」。文彦博有八子,文及甫为第六子,成就最大,官至三品,所以他的名字写进文彦博的传里。文及甫的出现,人们才有把握地把包家与文彦博多少挂一点。 包绶墓志里有「再娶故相太师潞国公之女文氏」之句,所谓「故相太师潞国公」是文彦博的最高官衔,为「尊者讳」,称其官以代其名。它开门见山地道出了包绶是文彦博的东床佳婿。 文氏墓志写得更精采了:
蓬莱县君文氏,世为河东汾州人,河东节度使守太师潞国公之女,今朝奉郎包公名 绶之夫人也。天圣初,夫人王父、赠尚书令兼中书令讳洎,与朝奉公王父、赠太保讳令 仪,同官阁中,时潞国公与皇舅枢密副使孝肃公讳拯、方业进士,相友甚厚。未几,同 登天圣五年甲科。逮嘉佑间,继以才猷,直至参知政事,而包氏、文氏仕契亦再世矣。 尝愿相与姻缔,故以夫人归焉。
把包、文两家三代由交往到联姻的过程说得明明白白。包令仪、文洎的官衔是因包拯、文彦博显贵后追封的,生前官位并不高,包令仪只是七品的虞部员外郎。从「尝愿相与姻缔」之语分析,可以认定文 是文彦博的儿子,文氏许给包绶,是文彦博实践自己的诺言,对包拯的回报。从儿女年龄看,联姻应是嘉佑初年他俩第二次同朝时的事。这虽是我国「门当户对」的传统习俗,实际上也是一种政治联姻。文勋善画山水,工书法,篆书尤负盛名,苏轼、黄庭坚、米芾、李之仪对他都有很高的评价。 《米海岳书史》中写道:「文勋、字安国,官至太府寺丞。善山水,画西方变相,其作方界,略不抒思,善论难剧谈,篆字用笔,意在隶前,得汲冢、鲁壁、周鼓、泰山之妙。」包拯去世,他以县令给执政大臣篆写墓志盖,没有亲戚关系和篆书特长是不容易做到的。他篆写包拯、包夫人、崔氏三个人的墓志盖,时间跨度达三十八年,不是近亲,怎会如此热心不减当年?宋代起名,兄弟间喜用同一偏旁部首的字,如「苏轼、苏辙」,「宋郊、宋祁」,文 、文勋,墓志作文 、文勋均从「力」字,可能也是文彦博的儿子。此外,宋代还有认义子的习俗,文彦博在益州时,就曾认以画竹著称的文与可为义子。文彦博是政治世家,文勋虽然从政,但终以书画见长,也有可能是文彦博的义子。
文 护送包拯灵柩到合肥,营建了包拯墓,留在合肥工作。六年后,他的岳母包夫人董氏染病,他的妻子、董氏的小女儿与嫂嫂崔氏亲奉汤药,不离寝席,这时包绶才十一岁,董氏的丧事都是文 操办的,可见文 已定居合肥。古代崇尚几代同堂,他们两家人口都不多,说不定类似抬赘,吃着一口锅的茶饭哩!由于文 定居合肥,后来文氏嫁给包绶,来到合肥,同兄嫂住在一起,就不会感到陌生和孤寂了。 包绶去世后二十四年,金兵进入中原,占领开封,灭亡北宋,继续挥兵南下。一○二九年,夺取庐州,包家成为重点打击对象,包拯墓惨遭发掘,包氏住宅悉被焚毁。包、文两家子孙逃往何处?栖息何方?杳无音讯。从包绶夫妇墓志上看,可推断这时的当家人为包耆年、包景年。
包、文千载紧相依
一九七三年,我(程如峰,下同)参与清理包拯家族墓群,目睹包拯及其亲属十余人的遗骨出土。尊重包拯后裔的意见,我们一同把遗骨送往肥东县解集乡的大包村重新安葬。大包村位于龙山北麓,距古代著名的军事要塞岘口关仅一公里,距包拯诞生地包村有四公里。全村近七百人,一百四十户都姓包,有三、五户外姓也是包家的女婿。村头有座古老的包氏宗祠,它的奇特之处,是广为流传的「包家祠堂门朝北」。据说它面对北宋首都开封,寄托包拯后代光复故国的悲壮情思。 大包村附近有个叫文集的小镇,灵车来到这天,刚好逢集,镇上热热闹闹。包拯后裔尊敬祖先,买了很多爆竹燃放,赶集的人竞相观看,把灵车围得水泄不通,只好用放爆竹开道。
这在「文革」时期是禁止的,所以弄得后来包拯遗骨没有葬身之地。走了几百公尺便到了大包村。文集,尚有几户姓文的人家。当我们谈到包拯与文彦博是亲家时,两姓没有一个人知道。询问他们有无家谱时,都说「有,被『扫四旧』扫光了」。
后来,我在舒城山区发现一部《包氏宗谱》里面没有包拯与文彦博联姻的记载。我又在舒城县文化馆看到一部《文氏宗谱》,喜出望外,原来是汉武帝时,以「文翁治蜀」著称的文翁故里、舒城文家冲的家谱。文彦博是山西汾州介休县人,该谱也有他的名字,可是他的父辈与儿辈均不符史实,自然也没有与包家联姻的字样,不足为凭。查无实据,是否就排除了文集与大包村的渊源关系呢?不,大包村毫无疑问是包拯的后代,问题是文集的文家是否为文彦博之子文的后代。为此,我特地从多人墓志分析,文 肯定是定居合肥,没有他迁。包、文两家通婚在第三代,第四代就遭遇金兵南下,他们之间的亲情依然浓厚。
在南宋时期,宋金以淮河为界。庐州,人称「边城」,金兵四次进入庐州。庐州城下,战火纷飞,长期的拉锯战,搞得「边城一片离索」。两家第四代子孙,抛去被毁灭的城中故居,相率回到包拯故里距城 四十公里的偏僻山区,逃避战乱,重新安家立业。双方住处仍密迩相连,村舍相望,不是很自然的吗?文彦博四次为相,八个儿子个个为官,在政治声势、经济实力和经营管理上,文家可能长期优于包家,因而住所形成集镇,名曰「文集」。某个时期文家衰落了,但「文集」之名相沿未改。大包村与文集的现状,清晰地表明了包、文两家一千年来由结合而紧密相依,世代友好。可是近十年来,国道穿过大包村,文集水泥路四通八达,楼房参差,包氏宗祠成为旅游景点,真是今非昔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