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介绍本雅明·内塔尼亚胡 (Benjamin Netanyahu) 1949年10月21日生于以色列的特拉维夫,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学士、硕士学位。1967年至1972年在以色列国防军特种部队服役,获上尉军衔。1975年毕业于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建筑和商业管理系,1976年至1988年,他在尤纳森反恐怖研究机构执委会任委员、主任。1982年至1984年任以色列驻美国使团副团长。1984年至 1988年任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1988年当选为议员。1988年至1991年任外交部副部长。1991年至1992年任总理府副部长。1993年当选为利库德集团主席。1996年5月在以大选中当选为以色列第27届政府总理,1998年兼任外长。1999年1月再次蝉联利库德集团主席。同年5月参加以总理竞选失败后辞去利库德集团领导人职务,随后宣布退出政坛。2002年11月至2003年2月任以看守内阁外长。2003年2月任以财政部长。2005年8月,内塔尼亚胡辞去财政部长职务 。内塔尼亚胡是以色列右翼强硬派代表人物,主张在巴勒斯坦问题上采取强硬政策。同年8月31日,内塔尼亚胡宣布参加利库德集团党魁和以色列总理竞选 。2005年12月1 9日,内塔尼亚胡当选以色列利库德集团主席 。2007年8月,内塔尼亚胡再次当选利库德集团主席 。
1998年5月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内塔尼亚胡1991年第三次结婚,夫人萨拉做过空中小姐,有三个孩子。
个人背景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的父亲是犹太历史的教授,曾经参加编辑希伯来大百科全书。他的哥哥乔纳森·内塔尼亚胡于1976年在恩德培行动中阵亡,被以色列列为战争英雄,他的弟弟是一位放射性科医生和作家,兄弟三人全部参加以色

列国防军总参谋部直属侦察营。
本雅明·内塔尼亚胡说美式英语非常好,许多人会以为他是在美国长大的。本雅明·内塔尼亚胡14岁时他们家搬到美国费城附近,他在那里上的中学。他在1971年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建筑学学士,后又在1973年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此后他在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学政治学,毕业后他返回以色列。他家里没有人加入了美国国籍。本雅明·内塔尼亚胡三次结婚,与他的第一位夫人有一个女儿,与他的第三位夫人有两个孩子。
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短暂从商后于1982年被任命为以色列驻华盛顿副大使。从1984年至1988年他任以色列驻联合国大使。1988年他被选入以色列国会,从1988年到1992年他在伊扎克·沙米尔的政府中任职。1992年利库德集团在大选中被击败后沙米尔退出政坛。1993年利库德集团成立后首次选举起党魁,内塔尼亚胡获胜。
总理任期1996年以色列首次直接选举总理。在以色列遭受一系列恐怖袭击后内塔尼亚胡被选。伊扎克·拉宾被刺后希蒙·佩雷斯本来在民意调查中占优势,但是佩雷斯无法停止对以色列的恐怖袭击,因此民众对他的信任大减。1996年3月3日和3月4日巴勒斯坦恐怖分子两次进行自杀攻击,32名以色列平民丧命。这两次攻击是导致佩雷斯信誉大跌的主要原因。与佩雷斯不同的,内塔尼亚胡不信任亚西尔·阿拉法特,他要求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履行所有义务(主要是打击恐怖)作为继续和平过程的条件。他的选举口号是“内塔尼亚胡——要一个安全的和平”。
内塔尼亚胡雇佣美国右翼政治组织者来组织他的大选,虽然美国式的选举运动的做法在以色列遭到了很大的批评,但最后利库德集团还是获胜了。后来,1999年埃胡德·巴拉克雇佣比尔·克林顿的前大选组织人詹姆斯·卡维尔和其他美国顾问采纳同样的手段击败了内塔尼亚胡。
1996年内塔尼亚胡和当时的耶路撒冷市长埃胡德·奥尔默特决定给哭墙隧道开一个新的开口,此举导致巴勒斯坦人的暴动,十数以色列人和上百巴勒斯坦人丧身。作为总理内塔尼亚胡未能在和平谈判中获得任何进展,他也未能履行奥斯陆协议中所同意的诺言。1998年他与阿拉法特谈判达成了怀伊备忘录。内塔尼亚胡的和平谈判在以色列很受赞同,但也有人指责他阻止任何进展。
内塔尼亚胡的政策遭到左翼的反对,但是他在向巴勒斯坦人就希伯伦等地做出让步后也遭到了右翼的反对,极端右翼人士反对与阿拉法特进行任何谈判。在一系列丑闻爆发后(包括关于他的婚姻的传说)以及就贪污问题对他开始调查
后他失去了以色列公众的支持。
1999年内塔尼亚胡在大选中被巴拉克击败后暂时退出政坛。
2000年后的政治活动

虽然在2001年的两次采访中他表示愿意考虑巴勒斯坦建国问题,但总的来说他反对巴勒斯坦建国。
2002年以色列工党退出政府后沙龙曾指命内塔尼亚胡为外交部长。内塔尼亚胡对沙龙的利库德集团党魁地位提出挑战但是占下风。2003年大选后内塔尼亚胡接受了新的沙龙政府财政部长的职务。
作为财政部长,内塔尼亚胡试图重建在阿克萨起义中受到打击严重的以色列经济。这个计划包括开放市场,但许多人反对这个计划。内塔尼亚胡还实行了一系列被一推再推的改革计划,包括对银行系统的重要的改革。这些措施导致以色列国民生产总值明显提高。
2004年内塔尼亚胡威胁假如不将加沙撤军计划改为一个备忘录的话他将辞职,但后来他又延长了他的最后通牒。2005年8月7日在以色列内阁以17:5票通过撤出加沙地带的决议前不久,他签署了辞职书。8月9日他的辞呈获批准。
沙龙退出利库德集团后,内塔尼亚胡再次竞争利库德集团党魁,并于2005年12月20日以47%的票数获选。
2009年2月20日,以色列总统佩雷斯办公室发表声明说,已选定利库德集团主席内塔尼亚胡负责组建以色列新一届政府。
再次受命组阁以色列总统佩雷斯2月20日宣布,已选定利库德集团主席内塔尼亚胡负责组建以色列新政府。
在以色列总统官邸举行的仪式上,佩雷斯向内塔尼亚胡正式颁发了授权书,要求他在6周之内组建新政府。内塔尼亚胡接受了授权书。
佩雷斯当天下午与内塔尼亚胡和前进党主席、外交部长齐皮·利夫尼分别会面后宣布这一决定。

内塔尼亚胡当天在庆祝仪式上呼吁各政党放弃党派之争,以国家利益为重。
2月10日以色列举行的议会选举中,前进党获28席,多出利库德集团1席,但中左阵营仅获55席,而利库德集团为首的右翼阵营赢下65席。
极右翼政党“以色列是我们的家园”主席阿维格多·利伯曼19日与佩雷斯举行会谈。利伯曼表示支持内塔尼亚胡组阁,但认为联合政府应同时包括前进党。获利伯曼支持后,内塔尼亚胡赢得超过议会全部120个议席半数而组阁。
个人简历1949年10月21日生于特拉维夫,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学士、硕士学位。
1967年—1972年,以色列国防军特种部队服役。
1976年—1988年,尤纳森反恐怖研究机构执委会任委员、主任。
1982年—1984年,以色列驻美国使团副团长。
1984年—1988年,以色列驻联合国大使。
1988年,当选为利库德集团的议员。
1988年—1991年,以色列外交部副部长。
1991年—1992年,以色列总理府副部长。
1993年,当选为利库德集团主席。
1996年5月29日,在以色列新一届大选中当选为以色列第二十七届政府总理,1998年兼任外交部长。
1999年5月,他在总理大选中败于巴拉克。
2002年11月,他出任以色列看守内阁外交部长。
2005年12月9日,再次当选利库德集团主席。
2009年2月20日,受命组建新一届政府。
个人著作著有《恐怖活动:西方如何获胜》,《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有一席之地:以色列和世界》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