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旺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南旺村位于河口街道政府驻地西南角7公里处,全村土地总面积3200亩,其中耕地面积1100亩,池塘600亩,苇场500亩。2006年底全村47户,总人口152人,其中男性73人,女性79人。

该村原址于现在,1944年利津县治河村郭芳林迁此立村,名为郭芳林屋子,因地势较洼,易存水,人称汪子,后称之为南旺,1945年属刘坨村,1958年归六扣村管辖,1968年独立建队,名为红星大队,同时村名改为红星村,1982年地名普查时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复名南旺村至今启用。

1968年红星大队当时集体财产有胶皮车一部,铁瓦车一辆,骡子一匹,牛20余头,房屋10间,其中3间民办小学,在校生20余名,教师一名,耕地300余亩,村级设立大队长(革委会主任)副大队长(革委会副主任)民兵连团支部,村经济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同年在挑河东开恳荒地300余亩,种植大豆、高粱。

1971年由于油田的进入和初步建设,在挑河东建砖窑两座,产品供应油田建设为主,收入3万余元,1972年砖窑遣回村东继续生产。 1975年设立村支部,有支部书记、副书记,大队长、贫协、妇联、民兵连、团支部。同年购置195型柴油机一台,水泵一台,面粉粉碎机一台,使用柴油为动力加工粮食,从此结束了村民推石磨的历史。

1984年恢复乡村建制,红星村复改为南旺村,86年村委换届成立新支部、村委会,87年开发稻田200亩,苇场500亩,同年通了电,扩大了水库面积。群众安居乐业,生活上有了很大改善。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级全面展开村民自治活动,建立村规民约,完善制度建设,推行民主选举制度,民主议事制度,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和财务、政务、村务公开制度,98年建立民主理财小组,实行村级财务乡镇管理监督,建立起公开栏,定期进行财务公开、扩大了基层民主化,2000年7月开始实行村干部集中办公制度,每月8、18、28日,村干部围绕村级出现的问题和将来的发展,进行讨论研究开展集中办公,同年春,由于政府关怀,该村由市政法委帮扶,对原有水库进行了二次改造,蓄水量达到20万方,次年建文化大院一座,柏油路一公里,开发稻田500亩,对村级用电进行了改造,大大改善了村民吃、住、行的生活条件。2004—2005年开发台田850亩,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2004年秋完成了自来水户户通,2006年完成了文明村创建,增修柏油路近1公里,购置体育健身器材一套,文化阅览室一处,文化大院场地进行了硬化,安装闭路电视。截止2006年底盘存固定资产100多万元。[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