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岭又名金紫岭、金城山、金峰。《大清一统志》作金紫岭,谓山上产云母石,日暮望之,如水镜高悬,照耀人目,后演变为今名金子岭。金子岭山脉南北走向,主峰海拔1772.4米,长约8.7公里,宽约5.7公里,面积49.59平方公里。
金子岭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山顶有金城庵,明广东巡抚张问行有诗镌壁。山上曾有“赞南第一峰”摩崖石刻十分醒目,可能由于年月的久远和风霜的侵蚀,现在已荡然无存。宋、明、清文墨客如李思聪、张问行、陈永猷、林邦俊、谢锡贤写有《避居金峰》、《秋杪登金城山》、《金峰秋望》、《游金峰遇雨》等诗作。宋人李思聪诗赞:“试问金城山里事,只言仙境似蓬壶。岩深却有烟霞聚,树老频招鹳雀哽。”清人谢锡贤《游金峰遇雨》诗:“麋鹿相依绝世缘,何须支遁买山钱。芒鞋踏破鸿蒙色,石室重开草昧天。怪雨飘空几失我,秘书历劫尚呼仙。凭高谩发登山啸,一派岚烟断复连。”
金子岭还有道教活动遗址留存,明万历年间县城三清观曾设立会道司,道官一人,主持教内一切事务。清光绪三十四年《新宁乡土志》载:“全县有道观五处,殿二处。县城藕塘边建有三清观,奉泥塑元始天尊圣像,像高盈丈,形象威严。”唐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云:“金城山在云中郡。”
唐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第六十八金城山,在古限戍,又云石戍,是石真人所治之处。”谓曰全国的第六十八福地。
在来新宁之前,一直对金子岭都未曾了解。不久之后在和驴友的闲谈中偶然得知在县城正东向有一座未曾开发的风景秀美之地——金子岭,是新宁县境内的第二高峰,爬上山顶好象还要经过七十二道弯(没有数过),天气晴朗的时候在周围几十平方公里的地方都能目睹其雄姿,在我办公室也能清晰地看见,一眼望去,金子岭被群山簇拥着高高地矗立在烟缭雾绕中,像一个大写的“金”字。金子岭还可以预测天气,有句俗话是“金子岭没有云,明天大天晴”。新宁人也都非常喜欢爬登,以烧香祈福者居多,于是在心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欲望,在哪天空闲时去会会这位仰慕已久的“朋友”。自第一次爬了后,到目前为止半年多的时间里已经有五次攀登了,而且每次都有新宁的朋友是第一次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