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词语·毛起【拼音】:máo qǐ

【注音】:ㄇㄠˊ ㄑㄧˇ

[词语解释](1).毛发竖立。【出处】:《韩非子·说林下》:“人见蛇则惊骇,见蠋则毛起。”(2).形容兴起之事如毛一样众多。【出处】:汉严遵《道德指归论·为学日增》:“儛文以辩相诎,以巧相胜,毫举毛起,益以无穷。”

【示例】:宋苏轼《答宋寺丞书》:“自到郡以来,夏旱秋潦,继之以横流之灾,扎瘥之馀,百役毛起,公私骚然未已也。”

人物·毛起毛起(1899—1961),原名宗翰,字无止,又字禹州,岱山岛斗镇人。1919—1923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攻读哲学,1924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次年转法国巴黎大学深造。1928年返乡治母丧。30年代历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杭州西湖博物馆历史文化部主任、浙江大学和暨南大学教授,发表过《春秋总论初稿》、《诸子论》等著述;1937年赴法国参加第九届国际哲学会议,宣读论文《历史科学的直观》,是会上惟一发表论文的中国人。1941年12月,不愿为日伪所用,回乡家居潜心研究《论语》。抗战胜利后,复任浙江大学教授。1948年8月,应第十届国际哲学会议邀请,寄去《孔子学说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文。次年任复旦大学教授,1952年转入南京大学外文系任教。著有《论语章句》。

[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