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文化遗产名称:界首苗湖书会
所属地区: 安徽 · 阜阳 · 界首市
遗产编号:Ⅹ—3
遗产类别:民俗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阜阳市界首市
遗产级别: 省
书会历史说起苗湖书会的历史,省曲艺家协会理事、著名艺人苗清臣老人向记者娓娓道来:苗湖书会源于清嘉庆年间,原为“苗湖说唱会”,由任寨乡苗湖村的民间艺人、唱坠子嗡的苗本林发起。当时参加的演唱艺人有苗湖村3人、邻村5人。距今已约有200年。当时,农闲时节,茶余饭后,曲艺艺人们一曲鼓书说唱,宣泄内心情感,或高亢明快,或凄婉悠扬。1939年,第六代传人苗元甫为纪念发起人苗本林165周年诞辰,把闰年的农历六月初六定为苗湖书会,一唱就是5天,迎来四邻八乡的群众,相当热闹。此后,苗湖书会经过不断传承,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到文革时期,一度沉寂。
1985年,改革开放给苗湖书会带来了生机和机遇。著名艺人苗清臣看到群众生活改善,但文化生活却十分贫乏,在观摩“马街书会”后受到启发,四处奔走联络艺人,于当年举办了为期3天的书会,参加的有河南、安徽两省9个县市的30多位知名艺人,影响很大。看到苗湖书会有了新的希望,他联络周边市县的著名艺人,在界首市委、政府以及界首市委宣传部、文联、任寨乡政府、曲协的支持下,重新举办苗湖书会。苗湖书会一届5天,山东曹县、江苏邳县、湖北大悟县、河南周口地区、宿州地区和阜阳各县市区的曲艺艺人相继赴会演出。
苗清臣老人告诉记者,重新举办的苗湖书会更富生机和活力,每届历时5天,吸引了方圆几十里的群众前来观看,周边几百里的曲艺演员参加演出。23年来,苗湖书会是届届创新,热情讴歌党的富民政策和农村文明新风,如邻里和睦、计划生育、遵纪守法、破除迷信等节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书会日新月异,已演出新曲目106个,创作新曲目150多个。这些新曲目均获得群众好评。
书会特色据介绍,“无时不说,无处不唱,无人不乐”是苗湖书会自娱性的重要体现,是原始趣味性的真实写照。苗湖书会上演唱的曲目,特别是鼓书、评词等道具简单、演唱方便,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真挚、朴实的演唱艺术,特别适合农民口味。苗湖书会承载着地方曲艺和稀有曲种的交流与发展的重任,是树立区域品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资源。
书会影响尽管苗湖书会一直有很高的人气,作为代表地方特色的活态文化,凝结了浓郁的人文底蕴,也承载着颍淮儿女的艺术梦想。但细心的人不难发现,现代的艺人,大部分年事已高,这些传承人如果谢世,这种传统文化就面临失传的境地。令人欣慰的是,2008年3月,苗湖书会正式被文化部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国家的保护,今后的苗湖书会会发展得更好,更具特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