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东彝族自治县民族中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民族中学简介景东彝族自治县民族中学(简称景东民中),是中共景东彝族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为了更好地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填补景东县民族中学教学的空白及为适应景东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筹建的一所县属初级示范中学。

景东民中的前身是锦屏镇中学,又称塘窑学校,1994年9月1日,在其基础上改扩建为县民族中学,1995年秋,各项筹备工作基本完成,同年9月1日,面向全县择优招生开学。

学校占地28.7亩,勤工俭学基地30亩,校舍建筑面积4961平方米,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1935平方米,其中:教室1815平方米,生活服务用房2156平方米,有20个教学班,1023名学生,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46.8%,教职工78人,专任教师68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5人,中学一级老师29人,学历合格率达94.6%;有中学Ⅱ类实验仪器2套,图书6200册、电教设备和远程教育设备1套。县财政每年拨款6万元,为山区、农村的少数民族学生每月每人补助15元生活费,充分体现了县委、政府对民族教育事业的关心支持。

办学理念景东民中始终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为内容,着重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教育学生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特别是2001年随着“普九”任务的加重,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更是成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常抓不懈。

学校荣誉景东民中注重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和继续教育,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使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全面落实“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办学理念。在全校教职工的努力下,1997年被景东县人民政府评为县级“文明单位”;1998年首届学生毕业,生均以612.8的总平均分名列全区初级中学第一名;2000年被评为地区级“安全文明社区”;2002年获地区初中教学质量一等奖;2005年被评为“文明学校”;历次参加国家、省、市、县级的各种竞赛,均有师生获奖。

发展方向景东民中以“勤奋求学,报效祖国”的校训自勉,以其“团结、勤奋、求实、创新”良好的校风、“主动、刻苦、乐学、上进”良好的学风和优良的成绩,得到了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肯定,全体教职员工正为把学校办成示范性的初级中学而努力奋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