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增元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工程热物理学家。江苏无锡人。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毕业。清华大学教授,机械工程学院院长。长期从事热科学与技术研究。在热流体方面,提出了热可压流体的概念,发现了热绕流等现象,并建立了热阻力和热绕流的定量关系式。在热等离子体方面,提出了电弧堵塞的概念,发展了一种热力学非平衡等离子体参数计算的新方法,对热等离子体加工有重要意义。在微重力条件下的流动与传热方面,提出了载人舱内流场、温度场和湿度场地面模拟的新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模拟装置,可大量节省实验时间和经费,促进了航天事业的发展。在微尺度传热和传热强化方面,提出了温差场均匀性原则等传热强化新思路,它可使换热效率提高的同时不带来附加的阻力损失。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过增元,工程力学系教授,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热物理学家。1936年生,江苏省无锡市人。195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2003.2-2003.4 访问教授,台湾成功大学(Cheng Kung University)

2001.2-2001.4 访问教授,日本京都大学(University of Kyoto)

1997.4-1997.6 访问教授,德国斯图加特大学(University of Stuttgart)

1995.5-1995.7 访问教授,日本东京大学(University of Tokyo)和索菲亚大学(Sophia Univ.)

1993.7-1993.12 访问教授,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1989.8-1989.12 访问教授,德国斯图加特大学(University of Stuttgart)

1988.9-1988.10 访问教授,法国Ecole Centrale de Paris

1993-现在 兼职教授,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机械工程系(Dep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1984-现在 教授,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

1979-1981 洪堡学者,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Munich Technique University)

1959-1979 助教、讲师,清华大学数学与力学系

曾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工程热物理教研室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现任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热能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和等离子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动力工程和工程热物理学科评审组召集人,航天863空间站技术专家组顾问,《国际热和流体科学》、《国际微尺度热物理工程》和《国际多相流》等学术刊物编委。多年来从事传热学、热流体学和热等离子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出版专著《电弧和热等离子体》、《热流体学》两本,发表论文140余篇。目前研究方向为:微尺度流动和传热、微重力条件下的流动和传热、微光机电系统中的流动和传热、传热强化技术、换热器和热网优化技术、相变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