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海肉燕是福州最富盛名的小吃老铺,同时也是福州肉燕的著名品牌之一,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悠久历史。
依海肉燕大事记1869年,由福州人王世统在福州开设了福州依海肉燕老铺的前身—“聚记清水肉燕店”。
1910年,王世统的独生女儿王妹黁出嫁后,承继父业,在聚记肉燕店对面又开了一家“聚利肉燕店”,生意火爆。
1929年,王妹黁之子陈依海独自掌管“聚利肉燕店”,雇员若干,前店后坊,精工细作,选用猪后腿精肉,配以正宗罗源地瓜粉,制成鲜、干燕皮,质量上乘,与众不同,肉燕不仅畅销福州城,而且深得旅外侨胞欢迎,畅销东南亚各国。
1978年,陈依海成为福州市第一个恢复肉燕加工销售的个体户。他在自家挂起“陈依海名牌肉燕加工”的招牌,靠祖传的精湛技术,靠上乘的肉燕质量,恢复了以自己名字为品牌的肉燕,产品供不应求。
1989年,陈依海将这家老铺交给儿子陈彪经营。陈彪将店名注册为“福州依海肉燕老铺”。陈彪还制定出福州市第一项肉燕生产制作技术质量行业标准,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定为福建省肉燕生产质量技术行业标准。
2001年5月18日,福州依海肉燕老铺在福州国际招商月欢迎酒会上制成重达35公斤前所未有的特大肉燕,摆在宴会大厅,并被大世界吉尼斯纪录所记载。
2002年福州依海肉燕就被福州市政府指定为福州招商月欢迎酒会上的美食佳品。依海肉燕传人陈彪,也受方便面的启发,经几十次的反复试验,研制出了“快熟龙须燕丝”,申请了专利,并获得了专利授权,成为福州小吃首项专利产品。
2004年12月,“依海牌”被福州市工商局评定为“福州市知名商标”、“即食肉燕丝及其生产方法”专利产品在第十五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获得银奖。
2006年,“即食肉燕丝及其生产方法”专利产品荣获福州市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同时福州依海食品有限公司被评为2004-2005年度优秀私营企业。
依海肉燕发展之路从20世纪初至今为止,福州肉燕小吃行业出了两个大发明家,一个是陈依海的外祖父王世统,一个是陈依海的儿子陈彪。
燕皮变干 王世统开店
20世纪初,陈依海的外祖父王世统贩运土特产品往返于闽北与福州之间。当时闽北山区有一种叫扁肉燕的小吃非常有特色,是用木棒将猪腿的瘦肉打成肉泥,掺上适量的番薯粉,擀打成纸片般薄,切成三寸见方的燕皮,包上肉馅,做成扁食。形如飞燕,煮熟配汤食用滑嫩醇香。王世统将这种小吃引入福州,但肉燕皮是湿的,只宜当天食用,不便于长途运输。于是王世统自创了晾干方法,并聘请名师在福州开设了“聚记清水肉燕店“,生意十分兴隆,后来还将扁肉燕与鸭蛋共煮。福州话“鸭蛋”与“压乱”谐音,寓意太平,故成为“太平燕”。太平燕很快便成为福州最富盛名的特色小吃。
带艺嫁人 王妹黁传技
王世统的女儿陈妹黁嫁入陈家后,开设了“聚利肉燕店”,儿子陈依海13岁时,她就将“清水肉燕”的制作秘技传给儿子。陈依海制作燕皮时剔净适龄猪肉的筋、膜、油后,按肌肉结构剖开切块,放在专用的荔枝树头木墩上,用木槌捶打成肉泥,随即送入粉房,喷洒优质的罗源县中房清粉,边喷洒边拍打均匀,边碾压直至厚薄均匀成纸状薄片的燕坯,晾干切裁。陈依海18岁时,将“聚利肉燕店”更名为“依海肉燕店”,依海肉燕因料精工细,其色似玉,口感软嫩,韧而有劲而盛名远扬。
不断改进,陈彪增新谱
20世纪80年代后期,陈依海将肉燕店交给儿子陈彪打理。陈彪在1998年受快熟面的启发,经过90多次的试验,终在2000年3月研制出“快熟龙须燕丝”,并申请了专利,成为福州市小吃的第一项国家专利。陈彪还研究制定出福州第一项肉燕生产制作技术质量指标,经省质监局审核鉴定为福建省肉燕生产的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