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词目:驿使

拼音:yì shí

基本解释

[estafette] 古代驿站传送朝廷文书者

详细解释

1. 传递公文、书信的人。

《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自是朝廷每有疑政,辄驿使谘问。” 唐杜甫《黄草》诗:“ 秦中 驿使无消息, 蜀 道兵戈有是非。” 王闿运 《上张侍讲启》:“每询驿使,知寓 南昌 ,虽推靡至之怀,尤望俛贤而就。”

2. 指外族通译的信使。驿,通“ 译 ”。

《后汉书·鲜卑传》:“及南单于附 汉 ,北虏孤弱,二十五年, 鲜卑 始通驿使。” 刘攽 校曰:“案,驿当作译。”

3. 借指梅花。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驿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晖。” 宋朱淑真《绛都春·梅》词:“寒阴渐晓,报驿使探春,南枝早开。”参见“ 驿使梅花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