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工科本科部分基础课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目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发文单位:国家教委

文号:[87]教高二字005号

发布日期:1987-3-31

执行日期:1987-3-31

一、数学类课程1.高等数学(参考学时范围:190一210学时)

2. 线性代数(参考学时范围:32一36学时〕

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参考学时范围:44一52学时)

4.复变函数(参考学时范围:32一36学时)

5.数学物理方程(参考学时范围:30一32学时)

二、物理类课程1.大学物理(原普通物理学)(参考学时范围:130一140学时)

2.物理实验(参考学时范围:60学时左右)

三、化学类课程1. 普通化学(参考学时范围:70-80学时)

2.普通化学(参考学时范围: 90一110学时)

3. 无机化学(参考学时范围:120一130学时)

4.分析化学(参考学时范围:110学时左右)

5.有机化学(参考学时范围:130一140学时)

6. 有机化学(参考学时范围: 70一80学时)

7. 物理化学(参考学时范围:120一150学时,70一80学时)

四、力学类课程1.理论力学(参考学时范围:100—110学时〕

2.理论力学(参考学时范围:70一80学时)

3. 理论力学(参考学时范围: 50一60学时)

4.材料力学(参考学时范围:100一110学时)

5.材料力学(参考学时范围:80一90学时)

6.材料力学(参考学时范围:50一60学时)

7. 结构力学(参考学时范围:110学时左右)

8.结构力学(参考学时范围:50一60学时)

9.弹性力学(参考学时范围:50学时左右)

10. 水力学(参考学时范围:120学时左右〕

11.水力学(参考学时范围:60一80学时)

12. 工程流体力学(参考学时范围: 80一100学时〕

13.工程流体力学(参考学时范围:80学时左右)

14.工程流体力学(参考学时范围:40一60学时)

五、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类课程1.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参考学时范围:120一150学时)

2. 画法几何及土木建筑制图(参考学时范围:100一120学时〕

3.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参考学时范围:80一110学时)

4.工程制图基础(参考学时范围:50一70学时)

六、机械基础类课程1.机械原理(参考学时范围:65一80学时,不含课程设计1周一1.5周)

2.机械设计(原机械零件)

(参考学时范围:110一130学时,含课程设计课内学时35一40学时)

3.机械设计基础(原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

(参考学时范围:110一130学时,含课程设计课内学时30学时左右)

4.机械设计基础(原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

(参考学时范围:65学时左右,含课程作业课内学时10学时左右)

5. 机械原理与零件(参考学时范围:60学时左右,含课程作业课内学时8学时左右)

6.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 (参考学时范围:112一126学时)

7.金工实习(参考实习时间范围:6周左右)

8. 金工实习(参考实习时间范围: 3一4周〕

七、热工类课程1.工程热力学(参考学时范围: 55一70学时〕

2.工程热力学(参考学时范围:30一40学时)

3. 传热学(参考学时范围:55一70学时)

4.传热学(参考学时范围: 40一50学时)

八、电工类课程1.电路分析基础(参考学时范围:90一120学时)

2.信号与系统(参考学时范围:90一100学时)

3.电路(参考学时范围:130一160学时)

4. 电磁场与电磁波(参考学时范围:70一80学时)

5. 电磁场(参考学时范围:60一70学时)

6.电子线路(Ⅰ)(Ⅱ)(参考学时范围:120一140学时)

7. 电子线路(Ⅰ)(Ⅱ)实验(参考学时范围:60一70学时)

8.脉冲与数字电路(参考学时范围: 70一80学时)

9.脉冲与数字电路实验(参考学时范围: 30一40学时)

10. 电子技术基础(参考学时范围: 155一190学时)

11.电工技术(电工学Ⅰ)

(参考学时范围:55一70学时〕

12.电子技术(电工学Ⅱ)

(参考学时范围:55一70学时〕

13.电路和电子技术(原电工学)

(参考学时范围:100—110学时)

[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