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星等是假定把恒星放在距地球10秒差距(32.6光年)的地方测得的恒星的亮度。用以区别于视星等。它反映天体的真实发光本领。如果绝对星等用M表示,视星等用m表示,恒星的距离化成秒差距数为r,那么M=m+5-5lgr。
在天文学上,绝对星等(Absolute magnitude,M)是指把天体放在指定的距离时天体所呈现出的视星等(Apparent magnitude,m)。此方法可把天体的光度在不受距离的影响下,作出客观的比较。
恒星与星系的绝对星等M在测量恒星与星系的绝对星等,标准距离设为10秒差距,约32.616光年或300兆公里,此时该天体的视差值为0.1"。
在定义其绝对星等时,必须指定要测量哪一类型的电磁辐射。如果按其释出的能量计算,其结果会称为辐射热强度。星等值越低,代表天体越亮。绝对星等和视星等,可以通过视差(距离)换算。
由于距离较远的原因,许多恒星的绝对星等要比其视星等低(亮)很多;而有些恒星由于距离我们较近的原因,其绝对星等会变大(暗)很多。
计算例子如果已知天体的视星等m和距离d,那么你可以根据下式得出天体的绝对星等M:
或
其中,为10秒差,即32.616光年,是天体的视差,是0.1弧秒。
如果已知天体的绝对星等M,和距离d,那么你可以根据下式得出天体的视星等m:
或
【例子】
参宿七的视星等+0.18,距离773光年,则其绝对星等为:
M参宿七 = 0.18 + 5*log10(32.616/773) = -6.7
织女星的视差为0.133",视星等+0.03,则其绝对星等为:
M织女星 = 0.03 + 5*(1 + log10(0.133)) = +0.65
南门二的视差0.750",绝对星等+4.37,则其视星等为:
m南门二 = 4.37 - 5*(1 + log10(0.750)) = -0.01
行星的绝对星等H对于行星,彗星,小行星等非恒星天体来说,它们的绝对星等定义是完全不同的。恒星的绝对星等定义对其不适用。此时,绝对星等被定义成天体在距离太阳和地球的距离都为一个天文单位(au),且相位角为0°时,呈现的视星等。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只是为了计算方便。
计算
绝对星等H:
其中是太阳的视星等(-26.73),是天体表面的几何反照率(0和1之间),是天体半径,是一个天文单位。
【例子】
月亮:
= 0.12, = 3476/2 km = 1738 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