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飞扬穴

别名:厥阳,厥阴,厥扬。

飞扬穴

特异性:足太阳经之络穴

穴义:膀胱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向上飞扬。

功用:清热安神,舒筋活络。

位置:在小腿后面,当腓骨后缘,昆仑直上7寸,承山外下方1寸

取法:正坐垂足,在承山穴外下方,当昆仑上7寸处取穴。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痔疮,膀胱炎,癫痫,眩晕等。

刺灸法:直刺0.7~1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下肢放散;可灸

[名解]

1)飞扬。飞,指穴内物质为天部之气也。扬,指穴内物质扬而上行也。飞扬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吸热上行。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跗阳至至阴各穴吸热上行的水湿之气,在本穴的变化为进一步的吸热蒸升,故名飞扬。

2)厥阳。厥,厥通掘,乃翘起、掘起之意。阳,阳气也。厥阳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掘起上扬。理同飞扬名解。厥阴、厥扬名意与厥阳近同,阴表示本穴上扬的气血物质为膀胱经的寒湿水气而非为真正的阳热之气。

3)膀胱经络穴。本穴气血为吸热上行的水湿之气,它不光膀胱经上行,同时亦向外扩散于与膀胱经相表里的少阴肾经,故为膀胱经络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皮肤由腓总神经的分支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小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网的外侧部,经外踝后下方,至小腿后面中线上行,与腓肠神经伴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