逊别拉河自然保护区亦称逊河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逊克县境内逊别拉河流域。保护区总面积1.4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大麻哈鱼、鳇鱼、鲟鱼及其产卵场、越冬场、育肥场。江里生海里长的大麻哈鱼,每年8月末9月初从鄂霍次克海进入黑龙江,溯江而上,到繁殖场地进行产卵。黑龙江较大支流的逊别拉河,水质清澈,两岸水草茂盛,为鱼类繁衍生长提供了优越条件。河里有大麻哈、鳇鱼、鲟鱼、哲罗、细鳞、翘嘴红鲌鱼等70余种,大麻哈鱼在海洋里生活3—5年后,每年8月末9月初成群结队进入黑龙江,溯往原来的繁殖场地进行产卵。1982年,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逊别拉河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逊克和孙吴两县境内,地处小兴安岭北麓。
占地面积
面积1400公顷
保护区类型
主要保护对象为大马哈鱼、哲罗鱼等鱼类资源及河流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
逊别河发源于小兴安岭北麓,于黑龙江中游的逊克县境内流入黑龙江。全长251公里,流域面积为1573800公顷。水流清澈,为少沙河流。逊别河支流较多,有卧牛河、沾河等。河流每年有半年的冰封期。本区河流为冷水域。流域内人类活动很少,基本上保持了自然环境的原始状态。年均温为-1.5-0.6℃;年均降水量为540mm,多集中在6-9月。
植物资源
保护区植被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主要树种落叶松、红松、云杉、樟子松、蒙古栎、杨树、水曲柳等。主要灌木胡枝子、刺梅、杜鹃等。药用植物有黄芪、五味子等;食用真菌有木耳、猴头、蘑菇等。
动物资源
鱼类资源
保护区内鱼类有34种,其中重点保护的鱼类主要有大马哈鱼、哲罗鱼、细鳞鱼、茴鱼、江鳕。它们都是高寒山区冷水性的特产鱼,在逊别拉河有一定资源量。亚冷水性鱼类主要有狗鱼、雅罗、花等。温水性鱼类主要有鲶鱼、马口、鲤、鲫、鲢鱼等。这些鱼数量多,分布广。保护区还有甲鱼分布,有一定资源量。属于中国名贵珍稀水生动物名录的有大马哈鱼、江鳕。
(一)大马哈鱼
鱼纲,鲑科。体延长,侧扁,长约0.6米。银灰色,常具绯色宽斑。口大,牙尖锐。体被小圆鳞,背鳍和脂鳍各一个,尾鳍凹入。性凶猛,捕食小鱼。生殖季节从海进入河流,雄鱼体色为暗红色或暗黑色,雌鱼在砂砾质江底掘穴产卵;卵球形,直径5-7mm。产卵后亲鱼死亡。为名贵的冷水性鱼类。
(二)江鳕
鱼纲,鳕科。体细小,后部侧扁,长达1米。体暗褐色,散有黄褐色条纹,头大。颏部有一短须,前鼻孔各有一短须。体被圆鳞。第一背鳍短小,第二背鳍、臀鳍基部延长;尾鳍圆形;腹鳍小,胸位。为冷水性淡水鱼类。夏季休眠。3-4龄性成熟,每次产卵300万粒。
其它动物资源
保护区有哺乳动物20多种,鸟类有100多种。
国家保护动物一级有中华秋沙鸭,二级有马鹿、驼鹿、黑熊、棕熊、猞猁、水獭、豹猫、豺、雪兔、鸳鸯、苍鹰、雀鹰、大、普通、毛脚、红脚隼、黑琴鸡、花尾榛鸡、长尾林、长耳等。
(一)普通——国家保护动物
隼形目,鹰科。别名土豹。雄鸟体长52cm,雌鸟57cm。羽色变异大,有黑型、棕型和中间型。头部淡褐色,尾具若干不明显的黑色横斑;两翼下面各具一大形白色块斑;喙黑色,以小型兽类为食,尤喜捕猎啮齿类。5-6月繁殖,每窝产卵2-3枚。
(二)毛脚——国家保护动物
隼形目,鹰科。别名白豹。雄鸟体长55cm,雌鸟63cm。头、颈及上体前部灰白色,具褐色纵纹。背羽、肩羽、翼淡褐色,具灰白色羽缘。胸部白色,具淡褐色纵纹。腹暗褐色,尾羽白色,以小型兽类为食。营巢树上或岩壁,每窝产卵3-4枚。
(三)长尾林——国家保护动物
形目,鸱科。体长51cm。脸盘白色,具黑褐色羽干纹。额、头顶、枕部淡黄褐色具黑褐色纵纹。背白色、喙黄色。脚被羽,具黑褐斑,爪淡褐色。以鼠类、昆虫为食。营巢树洞中。
旅游资源
逊别拉河自然风光秀丽。河谷中怪石林立,水流湍急,景色雄伟。游客在此以漂流、探险的形式尽情欣赏着大自然的美丽风光。1989年保护区又开展垂钓业,引来更多游客。
保护价值
1.保护大马哈鱼的自然产卵繁殖地。
大马哈鱼为淡水繁殖、海洋成长的过河性游鱼类。大马哈鱼太平洋特产,共6种。逊别拉河是黑龙江中游大马哈鱼上溯产卵的主要河流,保护区对保护大马哈鱼及其产卵繁殖具有重要意义。
2.保护我国高纬度寒冷地区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独特河流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