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方言包括瑞安话、福建话、畲族话等三种。瑞安话是瑞安市的主要方言,与邻近的温州话、平阳话、文成话同属吴语瓯江片,也称浙南瓯语,瑞安话即瑞安瓯语。瑞安福建话属闽语闽南话系统,分布在龙湖、营前、东岩等瑞安西南边缘乡镇。瑞安畲族话与平阳、文成的畲客话相似,兼有闽语和客家话的特点,分布在东岩乡驮庵村和民族村。但是,瑞安福建话、畲族话地区也通瑞安话。
瑞安话内部的一致性很强,瑞安不同乡镇的方言基本相同,不但外地人不能辨别,就是本地人一时也难以区分。但是,熟悉情况的瑞安人都知道:城关片,莘塍、塘下片,丽岙、仙岩片,场桥、梅头片,湖岭、陶山片,高楼、营前片,马屿、平阳坑片,阁巷、林蝉片和飞云、仙降片的瑞安话又各有差异。但总体上瑞安话的差异性可以概括为两大点:东西部乡镇的差异(东部乡镇包括瑞安104国道沿线各地的乡镇以及飞云江下游沿岸乡镇)和南北部乡镇的差异(与平阳县、泰顺县接壤的瑞安市南部乡镇;与青田县、温州市瓯海区相连的瑞安市北部乡镇。)瑞安话南部乡镇受平阳瓯语和闽语影响,北部乡镇则受温州话影响,南北乡镇的瑞安话差异不大,略有区别。在这两大地域差异中,东西部乡镇的差异尤为显著。其中,陶山镇是瑞安市中部的一个老镇,瑞安中西部乡镇的瑞安话多数与陶山音比较接近,陶山音是乡镇瑞安话的代表。因此城关镇和陶山镇的差异在所有的地域差异中最具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