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名 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别名 一译门的内哥罗,又称察尔纳果腊。
面积 1.38万平方公里。
人口 62万。官方语言为黑山语。主要宗教是东正教。
首都波德戈里察(PODGORICA)。
国家元首 总统菲利普·武亚诺维奇(FILIP VUJANOVIĆ)。
简 况 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的中北部,亚得里亚海东岸。东北与塞尔维亚、东南与阿尔巴尼亚、西北与波黑、西部与克罗地亚相连。气候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沿海地区为地中海式气候。一月平均气温-1℃,七月平均气温28℃。年平均气温13.5℃。
历史 黑山的先民是伊利里亚人,公元前3世纪时被古罗马征服。罗马帝国衰落后,伊利里亚落入哥特人之手。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又占有这一地区。公元6~7世纪,部分斯拉夫人越过喀尔巴阡山移居巴尔干半岛,与当地的一里亚人融合。9世纪,黑山地区首次建立“杜克利亚”国家。1516年,黑山成为以采蒂涅为中心的政教合一国家。国君是集政教权利于一身的主教。1851年,黑山又成为世俗公国。1876年黑山向奥斯曼帝国宣战,并夺得大量土地。黑山于1878年柏林会议中正式被承认为独立国家。1910年,黑山大公尼古拉一世正式称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黑山加入了协约国以协助盟友塞尔维亚,随即受到奥匈帝国的侵略。1916年1月黑山被奥匈帝国完全占领。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南部斯拉夫一些民族成立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29年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王国,黑山成为其中的一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5年11月29日,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成立,1963年改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马其顿、黑山6个共和国以及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两个自治省组成。黑山成为南斯拉夫的六个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年至1992年,南斯拉夫的四个加盟国相继宣布独立。黑山和塞尔维亚成为了南斯拉夫仅存的两个加盟共和国。1992年4月27日,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联合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 2003年2月4日,南联盟议会通过《塞尔维亚和黑山宪章》,改国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简称塞黑)。根据该宪章,两个共和国在2006年2月之后有权通过全民公决确定是否独立。2006年5月21日黑山举行全民公决,正式计票结果为,参加投票选民中55.5%的选民支持独立,超过黑山全民公决法案规定的独立标准——55%。2006年6月3日,黑山宣布独立。
政 治 2006年5月21日,黑山共和国举行全民公决,86.5%的选民参加投票,其中55.5%赞成黑山独立。同年6月3日,黑山议会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布独立建国。9月10日,黑山举行独立后首次议会大选。
【政党】(1)黑山社会主义者民主党(Demokratska Stranka Socijalista Crne Gore):原为黑山共产主义者联盟,1991年6月改为现名。1990年在黑山多党选举中获胜执政,并与塞尔维亚社会党在南联盟联合执政。1998年3月,该党发生分裂。原党主席、黑山总统布拉托维奇为首的一派成立了“黑山社会主义人民党”。同年5月,黑山共和国举行议会选举,黑山社会主义者民主党与其他几个政党结盟参选,获得议会多数继续执政。主席米洛·久卡诺维奇(MILO DJUKANOVIĆ)。2006年9月,黑山举行议会选举,由社会主义者民党和社会民主党组成的竞选联盟再次获胜。
(2)黑山社会主义人民党(Socijalisticka Narodna Partija Crne Gore):1998年3月21日成立。由黑山社会主义者民主党分裂而成。主席普雷德拉格·布拉托维奇(PREDRAG BULATOVIĆ)。
(3)黑山社会民主党(Socijaldemokratska Partija Crne Gore): 1993年6月12日成立。由黑山社会党和黑山社会民主改革党合并产生,现有党员约7000人。主席兰科·克里沃卡皮奇(RANKO KRIVOKAPIĆ)
【重要人物】菲利普·武亚诺维奇(FILIP VUJANOVIĆ),总统。1954年12月生于贝尔格莱德。1978年毕业于贝尔格莱德大学法律学院。曾多年从事法律工作。1993至1995年任黑山司法部长。1996至1998年任黑山内务部长。1998年-2001年6月任黑山总理。2002年11月当选黑山议长,并代行黑山总统职责。2003年5月11日,当选黑山总统,任期5年。懂英语。已婚,有3个孩子。米洛·久卡诺维奇(MILO DJUKANOVIĆ )总理。1962年2月15日生于尼克希奇,黑山族。1986年毕业于波德戈里察高等经济学院。黑山社会主义者民主党主席。1991年2月-1998年1月任黑山总理。1998年1月-2003年1月任黑山总统。2003年1月起任黑山总理。已婚。
经 济 黑山经济因受战乱、制裁影响,长期低迷不振。以畜牧业养羊为主,农产品有玉米、马铃薯、水果等。工业主要有铜、铁、炼铝和手工业。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善和各项经济改革的推进,黑山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2005年人均GDP2635欧元(约合3110美元)。
交通:有铁路与阿尔巴尼亚相通,向北可通贝尔格莱德。
重要城市:普列夫利亚、尼克希奇、科托尔、巴尔。
货币名称:欧元(EURO)。
对外关系 黑山政府以加入欧盟作为战略目标,奉行积极务实的外交政策。
2006年6月22日,黑山加入欧安组织。6月28日,黑山加入联合国。截至8月初,已有65个国家承认黑山,包括俄等13个国家与黑山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