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 为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推动全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有效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县行政区域内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监管,适用本制度。
第三条 全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督查工作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县安委办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第四条 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属地监管、行业监管、综合监管、分级监管”原则,负责组织开展关闭煤矿、非煤矿山、烟花爆竹、石油、化工、建筑施工、民爆器材、电力等工矿企业和道路交通、水上交通、城市基础设施、渔业、农机、水利、特种设备、人员密集场所等行业(领域)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把排查工作部署到每一个生产经营单位。
第五条 各级各有关部门应当督促、指导生产经营单位按规定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制度,同时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制度,定期组织对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重点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六条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每月组织一次本辖区内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并于每月20日前书面向县安委办报告本月辖区内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
第七条 县安委办每季度组织一次全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专项督查。县安委办应于每季度末月25日前书面向县政府报告本季度全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
第八条 对检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第九条 各级各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制度,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建档登记,规范管理,加强监管。
第十条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向生产经营单位下发整改指令(通知)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内容、整改措施、整改期限等。对于一般事故隐患,应当督促事故隐患所在单位立即整改;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应当督促事故隐患所在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事故隐患治理方案,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和责任人,确定专人监控管理,并限期整改。
第十一条 各级各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分工,明确事故隐患监管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监管责任单位应当对事故隐患所在单位实施重点监管,加大巡回检查的密度和力度,督促其尽快整改合格。对事故隐患整改措施不落实、超过整改期限的,应当采取挂牌督办的方式进行重点跟踪、重点督办。
第十二条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对于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实行挂牌督办,切实做到“四不放过”,即:责任不落实不放过,工作不到位不放过,隐患不消除不放过,没有隐患整改报告不放过。
第十三条 对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在其治理结束前,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检查,必要时对取得许可证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提请原许可证颁发机关依法暂扣其许可证。
第十四条 各级各有关部门应当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在显眼位置对重大事故隐患基本情况进行公示。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每季度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重大事故隐患及其整改情况,接受社会监督。重大事故隐患公示内容应包括单位名称、隐患部位、隐患类型、主要问题、整治责任人、整改期限等。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对其发现的事故隐患向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举报。有关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或电子邮箱等。接到事故隐患举报的部门,对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受理,并及时进行核实、处理;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及时将情况书面通知并移交有权处理的部门处理。
第十六条 对举报的事故隐患,经调查属实的,受理举报的部门应当给予最先举报人适当奖励,所需费用由同级财政列支。
第十七条 各级各有关部门在事故隐患督查过程中应严格执法,加强监管。对事故隐患拒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力的,应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第十八条 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未依法履行职责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十九条 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及其他经济组织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参照本制度执行。
第二十条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