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或中、低轨 道卫星作为中继站,实现区域乃至全球范围的移动通信称为卫星移动通信。它一般包括三部分:通信卫星,由一 颗或多颗卫星组成;地面站,包括系统控制中心和若干个信关站(即把公共电话交换网和移动用户连接起来的中 转站);移动用户通信终端,包括车载、舰载、机载终端和手持机。用户可以在卫星波束的覆盖范围内自由移动 ,卫星传递信号,保持与地面通信系统和专用系统用户或其他移动用户的通信。与其他通信方式相比,卫星移动 通信具有覆盖区域大、通信距离远、通信机动灵活、线路稳定可靠等优点。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应用范围相当 广泛,既可提供话音、电报、数既适用于民用通信,也适用于军事通信;既适用于国内通信,也可用于国际通信。 卫星移动通信已经成为通信业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1990年6月,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率先推出实现全球个人移 动通信的“铱”系统计划,准备用66颗低轨道卫星网,实现地球上的任何两个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此后,国外 又先后推出10余种全球或区域性卫星移动通信方案,如美国的“全球星”系统、“奥德赛”系统,国际海事卫星 组织的“21世纪计划”等。卫星移动通信是军事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美军的地面机动卫星通信系统,可实 现战区集团军到机动旅各级司令部之间的指挥控制和多路传输,是美军一种主要的战术通信系统。
发展 1976年,世界上第一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Marist(海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开始商业运营,提供电话和电报服务。1979年,成立了INMARSAT(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并从1982年开始先后租用7颗卫星组成第一代的INMARSAT卫星通信系统,为船只提供全球卫星移动通信服务。随着通信业务量的增长,从1990年至1994年,又发射了4颗第二代的INMARSAT卫星。此外1992年,澳大利亚用AUSSAT-B卫星提供国内卫星移动通信服务。加拿大和美国联合建立北美移动业务卫星通信系统(MAST),计划为陆地、海上和空中移动用户提供服务,并于1994年和1995年先后发射了2颗MAST卫星。1990年以来,众多公司纷纷提出中、低轨道的多星(星座)移动通信系统方案,主要有:铱系统、全球星系统、ICO系统等。其中,铱系统已于1999年投入运营,后因经营不善而宣布破产。全球星系统于2000年投入运营。
分类 按应用环境可分为海上、空中和地面,因此有:海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MMSS)、航空卫星移动通信系统(AMSS)和陆地卫星移动通信系统(LMSS)。按系统采用的卫星轨道可分为同步轨道、非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系统。非同步轨道又可分为高轨道(HEQ)、中轨道(MEO)和低轨道(LEO)系统。